更多精彩 >

深耕负极材料产业链,国民技术扩产提速“加速跑”

2022-08-31 16:35:13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郭浩仪 

摘要:在负极材料供求关系紧张的当下,加速释放产能的企业有望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

在负极材料供求关系紧张的当下,加速释放产能的企业有望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

 

就在不久前,老牌创业板上市公司国民技术(300077.SZ)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受益于锂电池产业发展较快,今年上半年国民技术新能源负极材料业务销售业绩再度实现高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129.77%

 

据了解,经过多年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领域的深耕,国民技术在负极材料全工序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方面均得到了较大提升,子公司内蒙古斯诺已具备从原料预处理至负极材料产品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两条石墨化产线在满产状态下预计年产能可达到2万吨以上。

 

自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迎来飞速发展,锂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负极材料的需求也持续扩张。随着能耗双控的深化,未来市场或将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各大负极材料厂商纷纷加快扩产步伐、推动一体化建设。而在此过程中,国民技术也积极抢抓机遇,深耕人造石墨路线,持续专注工艺优化与技术升级,成为负极材料领域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形成全产业链技术积累

扎实推进负极材料产业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3C数码和储能等锂电池领域。近年来,为了使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较好的循环性能以及可靠的安全性能,锂电负极材料的关注度也逐渐水涨船高。

 

从经营数据来看,今年国民技术的新能源负极材料业务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受益于锂电池产业发展以及公司对负极材料板块的持续布局上半年,国民技术新能源负极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129.77%

 

如此成绩,离不开国民技术在新能源负极材料领域的布局和发展。目前,国民技术的新能源负极材料业务由内蒙古斯诺承担,其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石墨化加工服务。

 

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过程中,石墨化加工工艺起着关键作用。据悉,国民技术持续聚焦新能源负极材料领域的研发升级,内蒙古斯诺设有研发中心,研发人员涵盖材料学、电化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专业,同时与国内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和技术合作,形成了一支多学科有机互补、专业搭配合理的研发队伍。通过不断积累,如今内蒙古斯诺已具备从原料预处理至负极材料产品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在内蒙地区投资建设的两条石墨化产线均已达产,在满产状态下预计年产能可达到2万吨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国民技术还为负极材料业务引入外部投资。20221月,韩国浦项化学以1.41亿元现金认购内蒙古斯诺新增注册资本,取得内蒙古斯诺15%股权。公司方面表示,此次合作有利于内蒙古斯诺和浦项化学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推动内蒙古斯诺负极材料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为进一步扩大产能,国民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内蒙古斯诺的资金实力和流动性。近日(826日),内蒙古斯诺拟通过增资扩股的形式实施股权激励,由激励对象直接或通过持股平台向内蒙古斯诺增资不超过1.06亿元。

 

公司表示,本次内蒙古斯诺实施增资扩股,可以扩充内蒙古斯诺资本实力,更好地促进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发展,补充运营所需流动资金,提升企业经营能力。同时,公司引入公司及内蒙古斯诺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对内蒙古斯诺增资,可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经营管理团队、核心骨干的积极性,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与发展,为股东创造更大的利益。

 

 

深耕人造石墨路线

在负极材料领域持续攀登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为落实“双碳”目标,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迎来飞速发展,一跃成为市场新宠。在市场拉动之下,锂电池的需求量呈现大幅度增长。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和下游旺盛需求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实现高速增长。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280GWh,同比增长150%,全行业收入突破4800亿元。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多领域对动力电池的旺盛需求,电池负极材料供给逐渐紧缺,出现价格上涨、供不应求的局面。截止20227月底,石墨化价格已上涨至2.8万元/吨,较21年低点上涨86.7%

 

从负极材料产量来看,2021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90.5万吨。而根据国联证券预计,2026年全球锂电池需求将达到3467GWh,对应433万吨的负极需求,需求量5CAGR43.85%。不难看出,锂电池负极材料依旧存在较大的产能缺口。

 

在产能瓶颈下,各大负极材料厂商纷纷加快扩产步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5月底,国内投扩产的负极材料项目已达29个,涉及规模400.6万吨,可满足约4000GWh的电池产能需求,金额达885.12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国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54.0万吨,同比增长68.8%,行业扩产势头凶猛。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负极材料的需求有望持续扩张。然而,在能耗双控的背景下,石墨化扩产难度将进一步攀升,加上石墨化成本占比高、人造石墨工艺复杂,新入局玩家风险加大,未来行业格局将进一步向头部公司集中。

 

在此情况下,国民技术的新能源负极材料业务迎来重要机遇。经过多年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领域的深耕,目前内蒙古斯诺在石墨整形和造孔以及表面改性方面具有多项核心技术,拥有近60项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行业前沿技术的开发和转换能力。

 

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内蒙古斯诺具有独特的生产工艺技术以保证产品良好的一致性。先后开发的多款负极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产品同时也通过IATF16949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等体系标准认证。

 

经过持续投入和技术改进,近年来内蒙古斯诺在负极材料全工序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方面均得到了较大提升。

 

在原材料预处理方面,内蒙古斯诺引进国内先进的辊压磨,显著提高了成品率和产品技术指标;复合造粒方面,对出料系统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高温炭化方面,建成全自动化的辊道窑生产线,并开发出适用于不同产品的温度曲线和生产工艺;石墨化方面,提升装炉量,提升石墨化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产品合格率和实收率方面在行业里有较高知名度。

 

“牵手”一体化

专注工艺优化与技术升级

 

眼下,石墨类负极材料占据主导地位,人造石墨也逐渐成为主流材料。根据GGII统计,我国人造石墨的出货量由201710.1万吨上升到2021年的60.5万吨,在负极材料中占比从2017年的69.2%上升到2021年的84.0%2022年上半年我国人造石墨市场占比为85%,占比进一步提升。

 

随着扩产动作加速,人造石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紧张对负极企业形成了较大压力,有效的成本控制也逐渐成为负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银证券研报指出,原材料和石墨化为负极降本的关键环节,预计各大负极材料企业将逐渐从“以委外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向“以自建石墨化产能为主的一体化模式”转变,新建产能选址在电价成本较低区域,以获得更大成本优势。

 

对此,蒙古斯诺充分把握行业发展机遇,“牵手”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20223月,国民技术发布公告称,内蒙古斯诺拟在湖北省随州市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新能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30亿元,建设周期为5年,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5万吨,建设周期约8个月,自项目用地交付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建设。若无特殊情形,一期项目投产后一年内启动二期项目建设。

 

彼时,国民技术表示,投资协议签署后,若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将有助于公司扩大新能源负极材料产品的产能,解决现有产能不足问题,满足下游客户需求,进一步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2812日,内蒙古斯诺投建的锂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园在随州开工,该项目占地700亩,总投资30亿元。

 

随着一体化项目的建成投产,国民技术的负极材料产能和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形成规模效应,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国民技术表示,将继续加强新能源负极材料和石墨化工艺的研发、提升产品及工艺性能,并根据客户要求,开发顺应市场需求的石墨负极材料产品,使其比容量、低温性能、倍率性能、快充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同时,持续积极布局硅氧碳(含硅碳)负极材料的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准备。

 

此外,公司将在保持与现有客户稳固合作的同时,努力在现有客户中导入更高端产品,拓展和探索新产品合作,力争保质保量保供,挖掘良性发展潜力;并继续积极突破行业内大客户、优质客户,重点开拓潜力型客户,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猜你喜欢

受益于负极材料和通用MCU收入增加,国民技术2022前三季收入同比长53.33%

国民技术

作为主要从事自主品牌的集成电路芯片研发设计及销售的企业有望迎来快速成长的机遇期,国民技术(30007...

2022-10-25

国民技术H1营收6.37亿同比增126.90% 创新研发、扩张产能夯实长期发展

国民技术

8月15日晚,国民技术(300077.SZ)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

2022-08-16

集成电路+负极材料驱动改善 国民技术2021净利润长1849.09%

国民技术

3月31日晚,国民技术(300077.SZ)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2022-04-01

国民技术拟30亿扩建10万吨新能源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国民技术

3月25日晚间,国民技术(300077.SZ)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内蒙古斯诺分别与随州市人民政府、...

2022-03-27

浩鲸科技AI产品入选中国-上合组织合作典范,彰显技术出海实力

智能+浩鲸科技

近日,工信部与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联合主办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合作发展论坛召开。

2025-07-17

学大教育轻装上阵显成效2025上半年净利润预增41.14%-60.02%,“个性化+多元化”双轮驱动高增长

学大教育

在2025年上半年教育行业整体回暖的背景下,学大(厦门)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学大教育”)...

2025-07-17

曝出大瓜的博时基金,把基民亏哭了

这些基金经理在赚得极高月薪、极其丰厚的年终奖之后,带着给基民留下的一地鸡毛卸任、离职了,他们干的或许...

2025-07-17

“芯”动力·领未来 —— 一汽解放四款智慧动力域新品发布

上市公司一汽解放

2025年7月13日,在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69周年之际,一汽解放以一场高规格、高热度的技术发布会,...

2025-07-17

三大主业构筑运营底盘,供销大集2025年中报实现扭亏为盈

上市公司供销大集

7月14日晚间,供销大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出炉,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2025-07-17

月底投票 同辉信息实控人欲罢免现任董事长王一方

创新创业同辉信息

2025年7月17日,对于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辉信息”,股票代码:43...

2025-07-17

平安金服客服帮您挂上专家号,让就医更省心、省时、又省钱!

创新创业平安金服

“挂专家号到底有多难?”在上海,一位姓徐的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2025-07-17

2025年建行生活“717美好生活节”盛大启幕,点燃夏日经济引擎

创新创业建行生活

2025年7月11日至7月25日,建行生活“717美好生活节”如约而至。

2025-07-17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ST苏吴退市风险压顶,艾塑菲代理权归属引关注

上市公司ST苏吴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ST苏吴涉多项违法事实曝光。

2025-07-17

撒贝宁白象探厂上热搜:点赞“面饼120克”引领行业透明化

大消费白象食品

当国民主持人遇上国民品牌,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025-07-17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投资家网主办:“智造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场路演成功举办

投资家网主办:“智造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场路演成功举办

投资家网联合深圳市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于9月28日联合主办“智造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场...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在时代的浩渺长河中,“分化”宛如一条隐匿的脉络,贯穿于万物的生长、发展与变迁。从生命的进化到文明的演...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于2025年4月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盛大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