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

四位80后卖3D打印机,要IPO了

2025-08-28 19:59:55   来源:投资家网  作者:余寒 

摘要:3D打印机迎来IPO

1.png

3D打印机迎来IPO


作者 | 余寒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港股IPO市场持续升温,又一细分领域龙头加入上市队列。

投资家网获悉,近日全球消费级3D打印巨头——深圳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累计出货量超过610万台,全球市场份额高达27.9%——这组令人震撼的数据背后,是一家从深圳20平米办公室起步的创业公司创造的行业奇迹。成立于2014年的创想三维,用十年时间成长为消费级3D打印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如今正迈出资本化进程的关键一步。

四位80后创始人陈春、敖丹军、刘辉林、唐京科的创业故事堪称草根逆袭。2014年他们东拼西凑凑了30万元,靠着四张信用卡维持公司运转,在龙华区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开启创业路。从给大厂做配件代工,到2015年推出首款整机CR-i3,再到2016年用500美元的CR-10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这群年轻人硬是闯出了一条中国制造升级的新路子。

然而龙头宝座并非固若金汤。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创想三维遭遇强劲挑战,单年出货量被竞争对手以120万台反超,丢了销量第一的宝座。与此同时,公司净利润率2022年的7.7%下滑至2023年的3.9%,盈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财务数据显示,创想三维2023年营收达22.88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30.4%,展现出不俗的增长势头。但隐忧同样明显:毛利率长期徘徊在30%左右;2023年,存货周转天数延长至93.69天,经营活动现金流由正转负。

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曾获得腾讯创投、深创投等知名机构投资,2021年完成5.08亿元融资后估值达到40亿元。如今选择港股上市,创想三维能否借助资本力量重新坐回龙头位置?

一家伟大企业的崛起,背后往往来自于梦想。

2014年,四位1989年出生的年轻人带着东拼西凑的30万元启动资金,在深圳龙华区的一隅逼仄空间里,创立了创想三维。

陈春、敖丹军、刘辉林和唐京科这四位创始人都是“技术控”,偶然在一次3D打印展上结识。当时国内3D打印设备全靠进口,动辄上万美元的价格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四人当即做出决定,要做让千家万户用得起的3D打印机。

在这个朴素的愿望支撑下,他们度过了艰难的创业初期。四个人既是技术员又是销售员,白天在办公室调试设备,晚上就挤在附近的出租屋里改方案。

最艰难时,四张信用卡轮流套现维持运转。但正是这种“背水一战”的劲头,让他们在2015年推出了首款整机CR-i3,靠着精准切入香港市场,赚到了第一桶金。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16年。当团队自主研发的CR-10500美元价格亮相时,整个3D打印行业都震惊了——同等精度的海外产品售价普遍超过1000美元。这款凭借创新结构和极致性价比的“价格屠夫”,月销量迅速突破两万台,相关测评视频在YouTube上播放量破千万。

美国物理教授用两台CR-10为孩子复刻兰博基尼的故事,更让这个中国品牌在海外社交媒体爆红,甚至引来兰博基尼官方赠送真车。

但爆款带来的不只是掌声,还有蜂拥而至的模仿者。

面对价格战,团队没有选择妥协,而是转身研发更贴合美国市场的Ender-3。这款至今累计销量超300万台的“神机”,不仅连续五年霸占销量榜首,更让创想三维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2023年,产品覆盖140个国家,累计出货量突破610万台,全球每四台3D打印机就有一台来自这里。

从代工到品牌的转型同样充满戏剧性。2017年,当他们在海外展会发现消费者更认品牌时,四人连夜开会决定注册自有品牌“Creality”。如今,这个品牌在美国亚马逊最畅销的503D打印机中包揽14款,线下经销网络超过2000家。

资本的青睐来得恰到好处。2021年,腾讯创投、深创投等机构砸下5.08亿,让这家从未融资的企业估值飙升至40亿。更难得的是,四位创始人至今仍持有81.98%股份,这份“不稀释初心”的坚持,在创业圈堪称罕见。

如今,创想三维的7万平米生产基地年产能达200万台,业务从打印机延伸到耗材、扫描仪甚至3D打印服务。但最动人的故事,或许还是那位用自制假肢完成半马的中国用户——当3D打印从实验室走进日常生活,这四个年轻人用十年时间,把“让科技触手可及”的承诺,变成了改变无数人生活的现实。

3D打印龙头的日子并不好过。

当创想三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那一刻,这家消费级3D打印龙头的财务数据与市场布局形成了鲜明对比:一边是营收三年复合增长30.4%的亮眼成绩单,另一边却是净利润率腰斩、毛利率远低于行业均值的尴尬现实。这场冰与火的矛盾,折射出中国制造企业在全球化扩张中必须面对的成长阵痛。

财务数据显示,2021-2023年创想三维营收从13.46亿飙升至22.88亿,但净利润却从1.04亿下滑至8866万,净利率从7.7%骤降至3.9%。这一表现不仅远低于同行13.5%的平均水平,甚至不及以性价比著称的铂力特。

这其中的核心矛盾在于,其“以价换量”策略的不可持续性——以天猫热销的Hi Combo打印机为例,国补后1300元的售价仅为竞品三分之一,却仅排名热销榜第六,这也就是说,低价并没有有效转化为市场份额。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研发短板。2023年其研发费用率仅6.5%565人研发团队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仅占10.6%。这种技术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高端化转型受挫:2023年产品均价提升21.88%1965元后,销量反而下滑17.24%,市场占有率从全球第一跌至第二。

面对盈利压力,创想三维正通过业务多元化寻找突破口。2022-2024年,其3D打印机收入占比从81.7%降至61.9%,而耗材业务营收大幅增长至2.61亿,扫描仪和激光雕刻机也呈现爆发式增长。这种结构调整背后,是公司对生态闭环的布局:从设备到耗材、从打印到后处理,构建完整的消费级3D打印生态。

最值得关注的是其渠道变革。线上DTC收入从20221.8亿增至20249.3亿,占比持续提升。这种“直营+第三方平台”的立体渠道网络,不仅提升了利润空间,更通过用户数据反馈加速产品迭代。例如,针对北美市场开发的Ender系列,正是基于海外用户对大尺寸打印的需求。

在研发投入方面,创想三维将AI技术深度融入产品链。通过AI建模优化3D扫描精度,利用切片参数大模型自动调整打印参数,这些创新使其旗舰产品打印速度达600mm/s,专业级光固化打印机售价突破3400美元。虽然研发上花的钱比同行要少,但创想三维在搞AI这方面可是下了狠劲,真刀真枪地往产品里塞智能技术。

产能扩张同样值得关注。2024年惠州基地投产,年产能25.74万台,加上武汉基地的41.25万台产能,总设计年产能合计约为67万台。这种规模化生产能力,配合70%海外营收占比,让创想三维在全球消费级市场形成显著壁垒。

根据招股书预测,2029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169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33%AI技术的融入正在重塑行业逻辑:从建模到打印的全流程智能化,不仅降低用户门槛,更催生个性化定制新需求。例如,用户通过AI辅助设计,可快速生成复杂模型并直接打印,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体验正在加速3D打印从工具向生活方式的转变。

A股转向港股,创想三维的资本棋局已悄然进入新阶段。

创想三维的上市之路充满战略考量。2023年,公司与中金公司签署A股辅导协议,看似将登陆创业板。然而,2024年,公司突然调转船头奔向港交所,这一转变背后暗藏资本市场的深层逻辑。

选择港股上市的首要原因是估值差异。

港股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估值更侧重全球化能力。创想三维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0%,北美市场贡献了33.3%的收入,这种业务结构更契合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智造”的估值模型。相比之下,A股市场更关注国内市场占有率,而创想三维的收入超70%来自海外,其国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收入占比相对其全球地位而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其次,港股上市流程相对灵活,审核时间较短。这对于急需资本支持的创想三维而言尤为重要。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已由正转负,2024年一季度为-8032.5万元,叠加美国关税飙升至60.8%,资金链压力迫在眉睫。

通过港股上市,创想三维可搭建海外融资渠道,为后续跨境并购提供弹药。招股书披露,募资将用于研发及战略性收购,这与公司拓展光固化技术、AI算法等领域的规划高度契合。

然而,港股上市也面临独特挑战。香港投资者对盈利能力要求较高,而创想三维净利率持续下滑的趋势可能影响其估值水平。

市场竞争态势也不容乐观。2023年,拓竹科技以120万台的年出货量超越创想三维的72.06万台,市场份额达到29%。此外,智能派科技、纵维立方等品牌也在特定细分市场持续追赶。行业格局正在剧烈重塑,龙头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存货管理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截至20253月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增至5.16亿元,周转天数延长至93.69天。高库存不仅占用大量资金,还面临减值风险,累计计提存货减值准备约5040万元。

面对挑战,创想三维在招股书中亮出底牌。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募资将主要用于研发投资、海外用户运营(创想云及Nexbie平台)、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公司计划在2026-2028年分别招聘约105名、175名及70名技术人才,重点加强工业自动化硬件和AI图像处理算法等领域。

上市只是开始,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考验。在全球3D打印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创想三维或许需要证明自己不仅能够扩大规模,更能够提升盈利能力和技术竞争力。


百利好:信息难辨、骗局丛生?投资新手的专业引路人

创新创业百利好

当下的经济环境波动加剧,投资理财已经成为了一门财富管理的必修课。

2025-07-08

3万股民哭晕,又一公司惊爆超级大雷!

没及时出逃的股民,估计已经哭晕。

2025-07-08

共寻可持续发展标杆!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活动火热进行

证券之星

为深入推进中国ESG体系建设,传递企业ESG价值内涵,证券之星于2025年5月16日正式启动“第三届...

2025-07-08

2025年7月权威榜单揭晓:星相守横扫同类,性价比之王实至名归!

金融科技星相守

在医疗费用逐年攀升的当下,一场大病可能掏空家庭积蓄。

2025-07-08

强强联手!慧择上线国寿福享E鑫2.0年金保险(互联网专属)

金融科技慧择

近日,慧择控股(以下简称“慧择”,纳斯达克代码:HUIZ)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

2025-07-08

安徽省文交所文潮集市 “小 YEAH 萌力星球计划” 在合肥市罍街南区火热开启!

文化传媒安徽省文交所文潮集市平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文化消费升级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安徽省文化和旅游产业...

2025-07-08

获批项目数量达47!太美医疗科技IRC服务再迎里程碑时刻

上市公司太美医疗科技

近日,伴随多款创新药物密集获批,由太美医疗科技独立评审中心提供IRC服务且获批的项目数量达到47个,...

2025-07-08

投资4.9亿元建设海南生产基地,锅圈计划开拓东南亚“朋友圈”

上市公司锅圈

“在家吃饭第一股”锅圈(02517.HK)正在加快探索海外市场的步伐。

2025-07-08

刘国中副总理调研迈瑞医疗,强调医疗器械创新与产业升级

上市公司迈瑞医疗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于7月3日至5日赴广东调研。

2025-07-08

富卫集团港股上市:泛亚保险新势力叩开资本市场大门

上市公司富卫集团

作为亚洲保险行业快速崛起的重要力量,富卫集团已在泛亚地区构建起覆盖10个市场的业务版图,且在泰国、印...

2025-07-08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投资家网主办:“智造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场路演成功举办

投资家网主办:“智造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场路演成功举办

投资家网联合深圳市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于9月28日联合主办“智造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场...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在时代的浩渺长河中,“分化”宛如一条隐匿的脉络,贯穿于万物的生长、发展与变迁。从生命的进化到文明的演...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于2025年4月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盛大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