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

“WeSpace未来城市”报告发布,展望“新基建”下城市空间

2020-06-22 15:50:29   来源:消费热线  作者: 

摘要:6月18日,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城市实验室联合腾讯研究院、腾讯云共同推出的研究报告——《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中英文版)正式发布。

6月18日,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城市实验室联合腾讯研究院、腾讯云共同推出的研究报告——《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中英文版)正式发布,通过对科技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深入研究,依托丰富的前沿实践案例,展望“新基建”下未来城市空间场景的建设。

本报告以新城市科学为理论指导,以“WeCity·未来城市”等行业实践为依托,重点关注新兴技术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总结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分析近未来城市空间可能的场景及相应的创造展望,旨在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和重视,引发针对未来城市更多的思考及更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在上海举行的“2020第十四届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实务论坛”上,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城市实验室创建人龙瀛代表联合研究院团队做了主题分享。

新技术下的未来城市空间

“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报告梳理近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从而推演近未来 “新城市”的场景,分别从未来城市空间的变革背景、技术驱动、发展展望、创造展望、未来趋势及议题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报告全文超过150页,系统梳理了工业革命以来各种科技发展对城市空间的宏中微观影响,进而得出城市发展的周期性规律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新兴技术对城市空间的重构与转型趋势,并较全面地总结出各种可能的未来空间场景。

报告内容涵盖对区域尺度的空间等级结构、规模、联系的思考,对城市尺度居住、就业、游憩、交通、服务等活动场景与数字基础设施的设想,以及对未来城市空间创造的主体力量和实现路径的判断。

在对“人、技术、空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中,报告注重以人为本与技术支撑对城市空间的发展支持,从技术供给和人类需求角度探索未来城市空间变化的驱动力,整理新兴技术在不同层级对空间的影响,并提出新兴技术作用于城市空间的两条路径——“技术-人生活方式及需求-空间”与“技术-空间”。报告最终总结未来城市空间十大趋势和有潜力研究的八大议题,旨在激发更多关于未来城市空间的思考和研究。

龙瀛认为,将空间趋势探讨与数字创新手法结合,通过丰富的案例积累和系统的整理,充分展示不同参与者针对未来城市空间场景的数字创新设计与实践,为了解目前多学科对未来城市空间研究的最新进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以激发更多元的深入研究与思考。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让城市的连接和空间的重构具备了更多可能性,一个更富有弹性、高流动性、绿色智能的城市空间体系正在成为现实。如何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居住体验,是腾讯研究院未来持续探索的方向。

自去年发布“WeCity未来城市”以来,该理念已先后在长沙、江门等城市落地。腾讯云副总裁罗朝亮认为,未来城市空间蕴含着对于科技的深度理解,对于城市功能、城市治理思路、城市多元主体的人文思考与全新认知。在“新基建”大环境下,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型技术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正在迸发出更多的创新服务场景。我们希望与城市建设的各方一起,以人为本,共建一个让居民更具有获得感的未来城市。

规划师和工程师共同探索

对于此次“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报告的发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柴彦威认为,这是整体透视新技术与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最新研究。这里包含了技术与城市之关系的历史性回顾、全局性认识与前瞻性展望,从空间、功能、创新创造、生活方式等方面论述新技术影响下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图景。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毛其智认为,城市是宜居宜业之地,人类将继续向各种类型的城市集聚。未来城市依托科技创新和生产力进步,为年轻一代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广阔发展空间。

此次报告撰写,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城市实验室和腾讯研究院、腾讯云组成联合课题组,首次组建了由规划师和工程师组成的多元化研究团队。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认为,规划师与工程师共同探索未来城市空间,开阔专业视野,拓展从业手段,造福市民生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德指出,对未来城市空间的研究是一项挑战研究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想象力的工作。严谨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才能对眼花缭乱的技术与空间发展历程进行清晰的梳理、对城市空间未来演绎进行精彩的展望。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杨俊宴则认为,在这个全球互联的世界中,城市将相互融合并在空间和时间上跨越遥远的距离相互联系,演变成一个可计算的复杂巨系统。城市发展的智慧体现在多种数字工具理性和方法理性趋于形成整体的稳定共识,在高度复杂的巨系统中,找到创造未来城市的破解之道,“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报告开启了极好的探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指出,每一项技术进步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模式,也深刻影响着空间形态的演替。这种影响既是全球的,也是地方的;既是非场所的,也是场所的。人类创造未来时从来与技术共舞,但人类的命运始终把握在自己手中,世界永远因价值而美好或丑陋。以人民为中心去创造未来,则未来可期。

开启数字化时代的城市大门

未来城市空间的规划和建设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参与,报告研究团队在“创造展望”章节中分别对政府、科技公司、运营商、零售商、设计公司、开发商等多元主体进行分析和展望。以对设计行业的分析为例,研究团队抽取了国际排名前100的设计公司在未来城市空间方面的创新案例并对其探索经验和所蕴含的趋势进行了归纳和提炼。这些多元力量的融合才能推动未来更宜居、智能、高效的城市空间营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设计》主编朱文一认为,该报告对世界上已有的对未来城市空间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以及预测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总结,为了解目前多学科对未来城市空间研究的最新进展提供很好的平台。

在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国立金泽大学教授沈振江看来,城市是人类历史长河的时空见证,从引水排水的沟渠遗迹到电力发明后的工业时代,人类创造了夜明珠和新的生活。水电基础设施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而信息技术令人惊异迅猛发展,互联网与物联网使人与物跨越空间相连,大数据与AI创造新的生活方式,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憧憬。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学术委员会主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张宇星则认为,1923年和1933年,勒.柯布西耶分别发表了《走向新建筑》与《光辉城市》两本影响百年周期的重要著作,开启了现代主义城市的大门。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即将要开启数字化时代的城市大门。从“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的研究中,我们似乎已经隐隐约约听到了未来城市开门的号角声。

作为此次报告的联合牵头人、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金松认为,对于“新基建”背景下的未来城市建设建设而言,不仅要用前沿的技术解决当下的痛点,还要探索未来居住、就业、游憩、交通、服务等多元场景的协同。而此次针对未来城市空间的研究,充分发挥了多元化团队的优势,从多学科背景、多元视角对未来城市的空间问题进行了系统性、前瞻性的研究和展望,为未来城市的空间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创造属于所有人的未来城市空间

科技在城市场景的应用,一方面受益于技术进步的推动,另一方面也是来自城市提升运营效率的客观需求。而随着5G技术的逐渐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新一轮的科技与城市相互融合、推动的浪潮正在全球上演。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Batty认为,本报告为现有的城市认知增加了新技术的视角并提出一个重大问题加以探讨,即城市科学如何能够一方面将社会经济问题和新的组织形式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则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出一个实用和经济上可行的城市未来。这些广泛的想法将扩展和丰富现有的城市科学。

在Michael Batty看来,《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描绘了一幅如此完整的城市未来图景并提出了我们需要开发的工具,以便我们能够理解它并在理想和理想化的技术启发下对未来城市进行规划。

国际计算机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学会(CUPUM)主席、新南威尔士大学建成环境学院教授Chris Pettit认为,对于那些想要塑造我们未来城市的人,强烈推荐这份报告。在他看来,我们正在目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曙光,这是一个数字、物理和生物技术与系统融合的时代。与此同时,我们的地球持续快速城市化,也面临着气候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带来的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报告为共同创造可持续及有韧性的利用新技术和数字化力量的未来城市提供了蓝图。

首尔国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教授李榮城(Young Sung Lee)认为,该报告细致地回顾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并对颠覆性技术带来的未来变化提出深刻展望。报告也非常关注如何组织我们的“新城市空间”,通过伟大的愿景给人以深刻沉思并对某些严峻议题进行了很好地触及。

AECOM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刘泓志则表示,跨行业的运营模式,跨专业的技术路径,跨时间的空间思维,是面向未来的城市空间的新焦点也是新行动。期待与WeSpace共同探索,创造属于所有人的未来城市空间。

腾讯研究院副秘书长刘琼认为,在数字基建的加持下,城市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彼此交融,正在推动我们对城市空间的再理解。WeSpace报告是一个起点,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我们对未来城市空间的理解也会更加清晰而全面。

猜你喜欢
螳螂财经

2020可信云线上峰会|大咖畅谈新基建,圆桌共论云未来

新基建

随着全社会数字化的深入,云计算开始渗透到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进入2020年以来,云计算被列...

2020-07-29

原创

新基建刺激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超高清显示产业迎来新催化剂

人工智能新基建

新基建时代下,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今年以来,多个地方政府已出台新基建相关政策,新基建政策为超高清显示...

2020-07-28

从厚积薄发到厚积厚发:新基建下百度AI“变调”

新基建

疫情黑天鹅,加上新基建以极快的速度成为共识,2020上半年,不同于以往的“自我打气”,AI真正迎来了...

2020-07-27

原创

中国最火独角兽,暴雷了

月之暗面

“平地一声惊雷起,万顷风雨加于身。”

2024-11-13

原创

李子柒商标遭多方抢注

李子柒

【#李子柒商标遭多方抢注# #多方抢注李子柒商标被驳回无效#】#李子柒停更期间拜访了许多非遗传人#

2024-11-13

郎酒与夜郎古商标纠纷案引发关注 法律专家认为两者不混淆

大消费郎酒夜郎古

近日,郎酒与夜郎古商标纠纷案引发业内外广泛讨论。

2024-11-13

宁德时代首个乡村零碳新基建,下党零碳示范基地落成

上市公司宁德时代

11月13日,“下党零碳示范基地”落成仪式在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举行。

2024-11-13

债市风云变幻,短债产品配置时机已至?

金融科技民生加银

近期债市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态势。

2024-11-13

电子烟戒烟效果被认可!美国两大国家公共卫生机构联合呼吁:亟需加强相关研究

大消费电子烟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美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联合发表评论,强调创新戒烟方...

2024-11-13

WPS 365为B端业务发展打下基础,金山办公获多家证券机构买入评级

智能+金山办公

近期,中国银河、财信证券、开源证券、天风证券、中泰证券等多家证券机构给予金山办公买入评级。

2024-11-13

一次交互最高赚10万元!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已变现智能体量增长近400%

智能+文心智能体平台

11月12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世界2024大会上表示,智能体是AI应用最主流的形态,即将迎来爆...

2024-11-13

对话喻友平:大模型已从“暴风骤雨”到“润物细无声”

智能+中关村科金

在近一个小时的访谈时间里,我能深切的感受到喻友平的兴奋。

2024-11-13

马斯克上海行,为定居上海铺路?

大消费aise宝褓

在美国大选的风云变幻中,除了政治明星的激烈角逐,一位科技巨头也成为公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他正是特斯拉和...

2024-11-13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在时代的浩渺长河中,“分化”宛如一条隐匿的脉络,贯穿于万物的生长、发展与变迁。从生命的进化到文明的演...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于2025年4月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盛大启幕。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中国投资年会”作为私募股权行业的年度盛会,已成功举办了18届,吸引了全国VC/PE领域从业者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