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近A股持续上涨,上证指数强势站上3600点大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股市和基金。
与此同时,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二季报陆续披露,一些基金经理,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的操作再度引发基民关注。
其中,广发基金刘格菘,由于在二季度进行了大手笔调仓,更是备受瞩目。
在分析刘格菘最近的操作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他的从业经历,以便更好了解这位顶流基金经理。
刘格菘,如何登上神坛的?
刘格菘的履历极为光鲜亮丽,他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06年进入央行从事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加入中邮基金担任研究员。2013年晋升为中邮核心成长基金经理。
2014年,刘格菘加入融通基金,管理融通领先成长。2015年上半年,他重仓的互联网行业股票随着牛市到来净值大幅度飙升。但下半年市场回调后,基金净值腰斩,成为其基金经理生涯首个重大挫折。
陷入大跌中怎么办?怎么给基民交代?刘格菘的选择是离职走人。
2017年,刘格菘加入广发基金,6月起接管广发小盘成长。紧接着又是当头一棒,在2018年的熊市中,刘格菘管理的基金再度腰斩。
2019年,股市资金流动性变得宽松,刘格菘这一次瞄准了科技板块这块,重点配置半导体、电子信息、医药生物公司。
踩中风口的刘格菘这下彻底爆了,2019年,他管理的广发双擎升级、广发创新升级、广发多元新兴三只基金,收益率分别高达121.69%、110.37%、106.58%,包揽当年国内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的前三名,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包揽前三名收益率的基金经理。
2020年,刘格菘押注光伏新能源公司,重仓了隆基股份、亿纬锂能、晶澳科技等行业龙头。
当年他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混合基金收益率超过60%,进一步巩固了顶流基金经理地位。
连续大赚,让刘格菘登上神坛,成为国内最顶流的基金经理。
2020年前后,正是国内主动管理型基金的火热岁月,刘格菘名声大噪后,基民顶礼膜拜、蜂拥而至、争着给他送钱管理。
这让刘格菘的管理规模从2019年的210亿暴增至2020年三季度末最巅峰的843.43亿元。
重仓股暴跌,彻底跌下神坛
短时间内管理的资金规模急剧增长,对于任何声名鹊起的基金经理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带来了管理费收入的激增,另一方面难免会让自己陷入过度自信当中,更加迷信之前的成功经验,养成路径依赖。
刘格菘之前的成功,明显呈现重仓特定行业的模式,赶上板块牛市,会取得惊人收益率,但行业景气度一过,亏损的幅度和速度也是非常吓人的。
在新能源上大获成功的刘格菘,2021年将旗下基金的新能源板块持仓比例大幅度提高,试图捕捉新能源的需求爆发红利。
但这次刘格菘失算了,2021年开始,无数基金扎堆的新能源板块开始见顶,2022、2023年更是大幅度下跌。
比如,刘格菘重仓的亿纬锂能2022年大跌25%,2023年暴跌52%。
2021年,刘格菘还盈利24亿元,赚了将近12亿管理费。但到了2022年,刘格菘一下子狂亏184亿元,却依然大赚10亿管理费。
2023年,刘格菘管理的基金继续拉胯,旗下6只产品全年收益率全部亏损,且规模大幅缩水,从2022年末的564.82亿元萎缩到2023年末的376.48亿元,同比缩水188亿元,缩水幅度高达33%,他自此也退出“500亿基金经理”行列。
当年,刘格菘还搞出一件令基民十分恼火的事。他旗下多只基金重仓的国联股份爆雷,造成巨大亏损。
2022年11月,第三方机构质疑国联股份存在“融资性贸易”和虚增收入,其股价一个月内暴跌40%。上交所随后下发问询函,公司多次被动澄清。
之后机构大量抛售国联股份,但刘格菘旗下基金却在2022年四季度加仓国联股份,总持股量增至4000多万股,占其流通股比例高达8.15%。
2023年4月,国联股份连续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调减2020-2022年营收超过300亿元,承认虚增财务数据。8月,上交所认定公司三年营收披露不准确,对高管处以纪律处分。
但刘格菘的骚操作又来了,他在2023年二季度再次逆势加仓国联股份,期间国联股份股价暴跌不止。
2023年三季度开始,刘格菘通过部分基金减持国联股份,并最终在四季度彻底清仓。但国联股份已经从高位的90元跌至22元,跌幅高达75%,腰斩再腰斩!
刘格菘这种迷之操作,让基民严重质疑,这到底有没有什么不可说的动机?
2024年,刘格菘管理的基金整体表现继续低迷,规模继续缩水,业绩继续回撤。
2024年末,刘格菘管理的6只基金总规模缩水到341.27亿元,较2023年末的376.48亿元减少35.21亿元。
2022-2024年,长达三年的巨亏,让刘格菘旗下基金出现赎回潮,口碑也彻底崩了。
刘格菘,这位广发基金全力打造的明星基金经理,过去几年为广发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贡献了最大的亏损,成了“亏损王”。
再度高位接盘?基民气炸了
最近几天,2025年上半年各大基金半年报出炉。刘格菘在上半年进行了大规模调仓,大幅减持新能源与半导体,大举加仓军工与新消费。
其中,他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把泡泡玛特买成了第二大重仓股,持股比例超过9%,持股数超过231万股,持仓市值超过5.6亿元。
2025年一季度,泡泡玛特还不在前十大重仓股中,二季度的头号重仓股小米集团此时也仅为第7大重仓股。
二季度,刘格菘大举加仓小米集团和泡泡玛特,而在这之前,两只股票早已经暴涨。
2024年,小米集团暴涨121%,泡泡玛特暴涨365%。2025年一季度,小米集团再度大涨42%,泡泡玛特又涨了75%。
可以说,刘格菘又是在两家公司人声鼎沸时大举加仓的!
二季度,小米集团和泡泡玛特又是大涨的。但7月份以来,小米集团已经下跌2.5%,泡泡玛特也下跌超过5%,同期恒生指数大涨近7%,这两只大牛股已经开始明显跑输港股大盘了!
而刘格菘二季度大举减持的新能源,7月份以来整体上涨了7%,明显跑赢上证指数。
笔者不禁怀疑,刘格菘是不是又要上演“高位接盘、低位割肉”的大戏呢?
刘格菘这个“后知后觉”重仓小米集团和泡泡玛特的基金,是2021年8月26日成立的,设置了三年封闭期。即投资者需持有满3年,直到2024年8月26日才可以赎回。
三年封闭期目的本来是让基金经理避免短期的申购赎回干扰,以便于专下心来长期布局,但实际上,这造成了基民财富的大规模毁灭。
由于重仓新能源个股,三年封闭期结束后,该基金的净值从1元暴跌至0.41元,累计亏损58.33%,同类排名后10%,成为全市场三年持有期产品中的业绩垫底者。
该基金成立时募资148.7亿元,认购户数超24.66万户,其中99.63%为个人投资者,机构占比仅0.37%。根据季报统计,该基金封闭期内净亏损达88.4亿元,投资者本金缩水近60%!
即使最近股市明显大涨,该基金依然亏损46%以上!
目前,刘格菘管理规模最大的是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基金,规模近86亿元,该基金2020年初成立,目前亏损近19%。基民又是买了个亏损,买了个伤心,买了个寂寞。
2022-2024年,刘格菘的基金合计亏损高达407.78亿元,旗下6只基金全部亏损,他管理的基金近三年平均跑输沪深300指数超40%,位居同行垫底水平。
不过刘格菘是赚的,而且赚大了,他这几年管理费收得盆满钵满。
总的来看,刘格菘“赌性十足”、押注单一赛道的操盘风格,成全了他顶流基金经理的名声,也给基民造成重大亏损。他的操作风格视风险如无物,屡次出现高位接盘、低位割肉的现象,简直把基民气炸了、气晕了、气哭了!
Letsvan自2020年成立以来,专注于原创IP的孵化,运营和潮玩文化的推广,现手握11个具有广...
自2023年以来,平台立足“传播真实信息”理念,以“硬核科普”为主要传播方向,推出《头条讲真的》项目
近日,太美医疗科技药物警戒团队助力安领科生物完成FDA Gateway联调测试。
2月18日,马斯克旗下AI公司xAI发布了被称为“地表最聪明AI”的Grok 3,而坐在C位的居然是...
当地时间2月20日,国际权威财经杂志《亚洲银行家》在日本东京举办2025亚洲银行家国际卓越零售金融奖...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