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

“中国芯”缔造者,61岁时被“围剿”出局

2020-09-14 14:23:59   来源:投资家网  作者: 

摘要:如果中芯被列入实体名单的话,那么美国供应商在向该公司发货之前必须获得许可证,而该许可证是“难以获得的”。

“破除美国封锁回到大陆,三次创业却三次被踢出局。”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作者 | 刘晓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大tiktok、华为之后,又一家中国企业遭遇劫难!

前端时间据路透社的报道,美国国防部的官员透露说,美国政府正在评估中芯国际与中国军方的关系,以确定是否对该公司进行制裁。

如果中芯被列入实体名单的话,那么美国供应商在向该公司发货之前必须获得许可证,而该许可证是“难以获得的”。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中芯的遭难,不过也是美国对中国高科技技术发展的恐惧,对华战略的根本变化——上升为动用国家公权力,对中国高科技产业进行巧取豪夺,进而达到遏制中国的根本目的。

用任正非的话来说,就是:“美国一个大棒打下来,把我们打昏了,开始还以为我们合规系统出了什么问题,在反思;结果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打下来,我们才明白美国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们死。”

和中芯企业一样,其幕后创始人的故事也是命运多舛、几净波折。怀揣一腔报国之志,放弃了美国优渥舒适的生活,来到中国从零开始、投身于国家科技事业。然而却三次创业、三次失败,遭遇了很多除了技术本领之外的劫难,遭封杀、间谍战.......最后,竟被一脚踢出中芯的大门,彻底出局。

他,就是张汝京。

横扫美国芯片业的“建厂狂魔”

张汝京,本来可以在美国过着高薪舒适的精英生活。

他的父亲是张锡纶曾是我国有名的炼钢专家。抗战时期,他和妻子主持的第21兵工厂,生产了中国90%的重机枪。他自小在台湾长大,从小父亲就教育他“以做中国人为荣,我们就是中国人”。如今,是到了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了

1970年张汝京从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随后去美国留学。张汝京大学就读的是“工程科学系”学电子,毕业后赶上了信息产业井喷般的发展,成为各大企业争抢的人才。

张汝京29岁时,进入了“德州仪器”研发部门工作。德州仪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张汝京的顶头上司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也是集成电路的两位发明者之一——杰克·基尔比。此外,另一位华人芯片之父张忠谋时任德州仪器副总裁,这个人与张汝京后来产生了诸多交集。

张汝京卓越的才干受到了上司的赏识,他被上司派出去划地盘,建新厂。先是在美国本土的德州,建4座芯片生产厂。紧接着到欧洲意大利,后来再到东南亚,日本、新加坡、台湾,一连串建了10座厂。

他被业内称为“建厂狂魔”。他去哪建厂,哪里就成了芯片市场热土,美国的芯片业高速发展,连带着做生产的东南亚也蓬勃发展,然而只有中国,安静地像个局外人。

1996年,一队中国电子代表团到公司总部参观。临走时问了张汝京一句:“你愿不愿意回国?”

“我们在北京等你!”代表团在离开美国时说。

这句话戳中了张汝京,几天考虑后,张汝京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辞掉工作,回国办厂。

当时钱学森回国的艰难在西方华人圈里广为流传,张汝京的回国之路也并不顺遂。尽管要放弃当下的蒸蒸日上的事业、安稳舒适的生活;尽管遭到了诸多劝阻反对、艰难险阻,他还是回来了。

最成功时被赶走

怀揣着为新中国芯片事业开疆拓土的热忱,张汝京回到了祖国。他首先去了无锡,来到华晶上华。

为了公司发展,张汝京经常在台湾和无锡之间,两地奔波。“芯片建厂狂魔”的威力显现,张汝京团队开发的0.5微米半导体项目,达到了大陆最先进的水平。

然而1998年2月的一天夜里,张汝京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台当局要求中华开发把大陆的项目都停掉。”

虽然极不情愿,但张汝京不得不离开,于是他来到了台湾,专心做世大半导体的项目。

在张汝京的带领下,世大发展迅猛,仅用3年就成为全球第三大代工企业,产能超过台积电的三分之一,完成了台积电13年才走完的路。

在世大,张汝京依旧对大陆念念不忘。根据他的计划:世大第一厂、第二厂建在台湾,第三厂到第十厂全部放在大陆。

不过与此同时,世大也引起了台积电的注意。在芯片行业,当出现后起之秀时,摧毁它的最好办法,就是收购它。于是,台积电发起了对世大的收购。

2000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出资50亿美金,以8.5倍的高溢价买下世大。这场收购张汝京只有一个条件,“收购完成后,世大的第三个工厂,必须要建在大陆”。

当时并没有人对这个提议提出反对,但让张汝京万万没想到的是,此后他三番五次地找到台积电负责人,询问大陆建厂的事,都没有收到明确的回应。

看来台积电,并不准备兑现承诺了。愤愤不平的张汝京决定离开台湾,来到大陆自己建厂。不过对于张汝京的辞职,台积电并不同意,并且警告他,“如果离开,你在台积电的大量股票将被收回。”。

那就,不要了。张汝京断然离开,放下所有毅然来到了上海。为了表明决心,他把太太和孩子,甚至90岁的老母亲,都一起迁居至上海。

一个人扛起一个产业

当时大陆芯片产品正面临“卡脖子”的瓶颈期,制程工艺卡在了0.5微米,停滞不前。建晶圆加工厂太费钱了。连一条最普通的8英寸生产线,都需要10亿美金。

幸好,张汝京回来了。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国大陆,他释放了自己所有的潜能,创造了此前行业20多年都未曾有过的奇迹。

2000年8月24日,中芯国际在浦东张江正式打下第一根桩。13个月后,上海第一座8英寸厂正式建成投产,而当时全球芯片厂建厂,最快也要1到2年。

这一经验被迅速复制到全国,上海的1座工厂变3座;在北京,两座12英寸芯片厂破土动工;在天津,中芯国际又收购摩托罗拉的8英寸芯片厂……...

可以说,没有张汝京,就绝对没有中芯国际。张汝京一个人,就顶了一个“国家工程”的作用。

当时的中国芯片业尚处于开荒阶段,人才、设备、资金、技术........没有什么是不缺的。

缺人才?张汝京振臂一呼,吸引了诸多有志之士。当得知张汝京要在大陆建厂时,他在德州仪器和世大之前的100多位海外,还有300多位台湾同胞,也跟着他来到了上海。

缺资金?张汝京拼尽了20年积攒的资源和口碑。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四处奔走,神奇般地为中芯筹到了10亿美金。要知道,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电子工业项目——909工程,最开始的投入是100亿人民币。

缺技术?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在美国的主导下,签署了《瓦森纳协定》。这个协定中限制了对于中国等国的先进材料、电子器件、军品等各种商品或技术的出口。

张汝京殚精竭虑,以自己的人格作背书,找到了美国五大教会组织为他做担保,不会吧芯片技术用于军事用途,这才拿到了美国的出口许可。

“搞上去!推上去!做起来!”几座阻挡中国半导体事业几十年的大山,被他一一铲平。短短4年,中芯国际在纽约、香港两地上市,创造了半导体行业最快的上市纪录。次年,中芯国际成为仅次于台积电、台联电的全球第三大半导体代工企业。

短短数年,张汝京缔造了一个中国半导体行业举全国之力、花20多年都没能实现的奇迹。

政治与商业的双重剿杀

张汝京带领中国芯片事业取得了如此大的突破,自然让有些人看不惯了。2000年创立中芯国际时,正值两岸关系趋紧的当口,时任领导人是陈.水.扁。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围剿”就此上演:

一方面,是愈加疯狂的政治围猎。

2000年,台湾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罚了张汝京15万美金,并警告他马上从大陆撤资。2005年,又罚了他500万新台币........并表示他们会连续罚款,罚到他撤资为止。

但张汝京态度相当强硬,直接宣布放弃台湾户籍,与台湾脱离关系。台湾政府气得抓不到人,拿他没办法,只得严禁所有台湾科技公司进入内地。

更重要的,是步步紧逼的商业绞杀。

中芯国际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地位,因为很多工程师本身就来自台积电,不管他们有意、或无意,都会在某些项目上用到台积电的一些信息。这事,谁都说不清楚。

2003年到2006年,台积电先后两次起诉中芯国际,理由直指张汝京的台湾团队,认为他们侵犯台积电的技术专利及窃取商业机密。

台积电一场诉讼就能狮子大开口,索赔10亿美金,这相当于中芯3年的收入。中芯被迫选择了庭外和解,6年分期赔偿台积电1.75亿美金。

但在“和解协议”上,中芯国际又被台积电摆了一道。台积电设置了一个“第三方托管账户”——

这也就是说,中芯必须将所有技术存到这个账户里,供台积电“自由检查”。自家最核心的、最隐私的部分,就能供人家随意翻动!

但台积电并没有因此放过中芯,再次起诉了它,状告其违反“和解协议”。最终除了中芯国际赔偿2亿美元现金及10%股权,张汝京还被告知,台积电提出的另一个条件是:让张汝京离开中芯国际。

得知审判结果那一刻,这位61岁的老人在电话里嚎啕大哭。第三天,他说完一句“我对事情负责”,叮嘱了同事“不要被打趴下”之后,便蹒跚离开。

大陆芯片冉冉上升的光辉,熄灭了。在他离开之后,直到今日,中芯每年的国内销量仍然不及进口芯片量的毛毛雨。

结语

可以说,当前的中国站在了一个百年未有的关键节点。西方国家产业脱钩、技术脱钩步步紧逼,毛衣战、技术制裁越演越烈;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迫在眉睫,我们前所未有地需要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大国重器,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时候,我们太需要张汝京这样的人才了。一方面我们要给予人才们应有的待遇与激励,凭什么娱乐圈、演艺圈的各类明星就能拿到天价薪酬;而我们的科技领军人物们却只能过着苦哈哈的日子?

另一方面,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当一个国家小学生都以当网红为荣、以当明星为人生目标时,那么这个国家的未来真的是堪忧。

正如任正非所言——

希望未来,我们能看到更多的“张汝京”出现!


猜你喜欢

成功引领旗舰革命后,高通的底气明显更足了

高通芯片

众所周知,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中,旗舰机一贯被认为是最新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代表。

2025-04-15

芯明完成A+轮融资,品牌升级开启空间智能芯纪元

芯片芯明

近日,合肥芯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芯明)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2025-03-31

新品发布丨威派视发布单芯片2.5亿超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

芯片威派视

3月26日,在Vision China·2025中国(上海)机器视觉展上,南京威派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

2025-03-27

纳芯微创新引领,Q3营收同比增长87%打造稳健增长态势

芯片纳芯微

作为国内领先的模拟芯片厂商,纳芯微一直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起涵盖信号链、电源...

2024-12-27

纸尿裤“剪码”销售构成不正当竞争?法院判了!

大消费纸尿裤

近日,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某母婴网店因销售“剪码”纸尿裤商品,被起诉构成不正当竞争...

2025-01-02

贝因美四大工厂年终述值,实力值、实验值、买得值全部拉满

大消费贝因美

在本次直播活动中,谢宏表示,作为母婴行业领军品牌,贝因美自成立之日起,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第一位,用科...

2025-01-02

厦门火炬创投20年:高举科创红色火炬,做市场化的国有耐心资本

金融科技厦门火炬创投

厦门火炬创投是厦门火炬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福建省最早、最成熟、最专业的股权投资机构之一。

2025-01-02

整体发展不断向好 叮当健康荣获“最具投资价值奖”

医疗健康叮当健康

近日,2024财联社第七届投资者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叮当健康等各领域引领企业受邀参加会议,现场探讨新...

2025-01-02

创业板投资新利器,创业板50ETF华夏发行

金融科技华夏基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4年创业板迎来开市15周年,以公募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深度参与创业板投资,将为科...

2025-01-02

赛力斯新能源汽车2024全年销量超42万辆 问界M9连续9个月蝉联豪华车销冠

新能源赛力斯

2025年1月初,各家新能源车企纷纷发布2024年全年销量。数据显示,赛力斯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

2025-01-02

名人百科 著名爱国人士华国中的家国情怀

文化传媒华国中

华国中,著名爱国人士,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国际战略和国家安全研究专家。国家统一战线的优者工作者。获联...

2025-01-02

广大特材股份回购计划:激励员工,增强投资者信心

上市公司广大特材

本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未来的股权激励及/或员工持股计划,或转换为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

2025-01-02

广大特材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股份回购提升投资者信心

上市公司广大特材

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回购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展现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投...

2025-01-02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在时代的浩渺长河中,“分化”宛如一条隐匿的脉络,贯穿于万物的生长、发展与变迁。从生命的进化到文明的演...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于2025年4月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盛大启幕。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中国投资年会”作为私募股权行业的年度盛会,已成功举办了18届,吸引了全国VC/PE领域从业者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