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

4600亿,孙正义“杀疯”了

2023-08-29 10:01:36   来源:投资家网  作者: 

摘要:“投资狂人”孙正义,最近又有大动作。

作者 | 吴雯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投资狂人”孙正义,最近又有大动作。

投资家网获悉,软银旗下半导体巨头ARM已正式向美国证监会递交IPO申请,预计最早今年秋天在纳斯达克上市,巴克莱、高盛、摩根大通、瑞穗、美银、花旗等均位列承销商阵营。

据透露,软银和孙正义希望ARM通过本次IPO募资上百亿美元,他们给ARM的目标估值为4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00亿元,或将成为芯片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也可能是全球2023年最大体量的IPO。

公开资料显示,ARM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源于英国的半导体知识产权(IP)提供商。

在招股书中,ARM将自身定位为CPU行业的领导者,主要业务为设计、开发和授权高性能、低成本、高能效的CPU产品和相关技术,这也是ARM的安身立命之本。

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ARM的芯片出货量累计超过2500亿颗,仅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2023财年,ARM的芯片出货量就超过305亿颗,较2016财年的出货量增长约70%。

ARM的芯片,运行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软件,小到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大到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数据中心和网络设备、车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等。

据悉,有超过260家公司报告称,他们在上一财年中发货了基于ARM的芯片,其中不乏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AMD、英特尔、英伟达、高通、三星电子等全球科技巨头。

ARM在招股书中表示,全球超99%的智能手机均使用ARM架构芯片,产品覆盖全球约70%人口。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互联网科技还是芯片行业,ARM都是绝对龙头。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自身不负责生产,没有任何重资产投入,产品使用周期又长、可以不断复用,ARM的毛利率高达96%,称得上是“一本万利”。

此外,因为占据了互联网科技的上游地位,ARM几乎不会受到单一行业的周期性变化影响。换句话说,不管行业如何风云变幻,ARM都能稳坐钓鱼台,轻轻松松赚钱。

据招股书披露,2021财年至2023财年,ARM的年收入分别为20.27亿美元、27.03亿美元、26.79亿美元;净利润则分别为3.88亿美元、5.49亿美元、5.24亿美元。

不过,受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尤其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的影响,ARM的营收和净利在2023财年出现下滑,并且这种下滑趋势仍在持续。

截至6月30日的最新季度财报显示,ARM收入同比下滑2.5%至6.75亿美元,净利润也从上一财年的2.25亿美元降至1.05亿美元,同比下滑过半。

从全球布局来看,中国市场是ARM的重中之重。在报告期内,来自中国的营收分别约占ARM总营收的25%、18%、20%,比例不可谓不高。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智能手机用户。在过去十年间,中国一直是半导体行业收入和增长的重要来源,格外倚重智能手机业务的ARM自然也不例外。

ARM在招股书坦言,如若未能保持来自中国的收入、进入中国新的和现有的市场或在中国获得新业务领域的吸引力,或ARM在中国的竞争中失去市场份额,可能会对其经营业绩和竞争地位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追溯ARM的开端,还要回到上个世纪。

1978年,奥地利物理学博士赫尔曼·豪瑟与英国工程师克里斯·库里因志趣相投,在英国剑桥创办了一家CPU公司Acorn,推出了第一代廉价个人电脑Acorn Atom,从此打开了家庭市场。

后因产品迭代需要,Acorn开始自主研发芯片,将其命名为Acorn RISC Machine,这也是ARM名字的由来。1990年,Acorn正式成立ARM公司,以IP授权模式作为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

ARM成立之初,正值全球移动通信设备崛起之际,诺基亚6110是首款应用ARM处理器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手机,并在面世后取得了巨大成功,ARM也借此站稳了脚跟。

此后,ARM连续推出ARM7等系列芯片,授权企业超过160家,经营规模日益壮大。1998年4月,ARM成功在英国伦敦证交所和美国纳斯达克同时上市,迎来了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时间来到2007年,划时代的第一代iPhone诞生,并且使用了ARM公司设计的芯片,ARM因此名声大噪,还吸引来谷歌、微软等知名客户,自此奠定了在芯片行业的江湖地位。

2016年,“投资狂人”孙正义相中了ARM这个优质标的,秉承一贯以来“快、准、狠”的投资风格,孙正义大手一挥便将ARM收入囊中。

经过快速谈判,孙正义以320亿美元的价格,100%收购了ARM,并将其私有化。这个价格比ARM当时的市值高出43%,外界将孙正义此举称为“绝命豪赌”。

为了凑齐这笔费用,孙正义颇费了一番功夫,他卖掉了阿里巴巴和游戏公司Supercell的股份筹集了140亿美元,软银还因此欠下了不少债务。

孙正义表示:“事实上,我并不想出售Supercell,也不想卖阿里巴巴股票,但我必须这么做,因为ARM对我长期的策略太重要了。”

对于收购ARM,孙正义坚信这是一笔好生意,将其视为“第二个阿里巴巴”。孙正义直言:“我是英国退欧后首批对英国进行大赌注的人之一,我将把ARM交易视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交易。”

可惜好景不长,为填补其他投资带来的巨额亏损,孙正义一度筹划出售ARM。2020年4月,深陷亏损泥潭的软银,不得不将ARM摆上了货架,以寻求缓解财务压力。

彼时,孙正义邀请高盛敲定买方,并希望买方能为这项业务支付约400亿英镑(520亿美元),超过2016年支付的240亿英镑(320亿美元)。

随后,高盛曾与苹果公司接触,但苹果决定不收购。于是,高盛又试图成立一个由高通、三星和英伟达组成的财团来收购ARM,但最终只剩下英伟达还留在谈判桌上。

之后,软银与英伟达之间陷入拉锯战,经过多轮谈判,双方终于在同年9月达成协议,确定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完成收购。

如果一切顺利,孙正义将会收到一笔来自英伟达的660亿美元巨款,这不仅是软银史上最大规模的资产出售,也将是全球芯片行业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案之一。

但现实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因各方监管机构均未能批准,英伟达放弃了对ARM的收购。这对于急于套现求生的软银而言,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

此后,软银开始寻求推动ARM重启IPO。孙正义预测,ARM的价值大概相当于谷歌、亚马逊、Meta、苹果这四大巨头的水平,扬言“ARM上市将是芯片业史上最重要的IPO。”

不过,相比ARM重启IPO,孙正义的人生更具有传奇色彩。

公开资料显示,孙正义1957年出生于日本,1978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1981年创建软银,一手打造了大名鼎鼎的软银投资帝国。

上世纪90年代,伴随互联网浪潮兴起,孙正义开始大展身手,在全球范围屡屡出手。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间,软银在全球投资了数百家企业,其中包括雅虎、盛大、阿里巴巴等。

而孙正义投资生涯中最出彩的一笔,无疑是投中了阿里巴巴。据悉,孙正义早期投资阿里巴巴的2000万美元,为其带来了超2000倍的收益,成为全球投资史上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如此惊人的战绩,不仅让孙正义名利双收,在全球投资圈直接“封神”,也为其日后的大手笔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投资圈内人尽皆知,孙正义的投资方法极具攻击性,出手堪称“快、准、狠”,对意向标的志在必得。而连续的大手笔投资,也让软银成为重塑全球投资行业格局的关键角色。

近年来,抱着“宁可投错,不能错过”的心态,孙正义在全球市场疯狂扫货,几乎重仓了所有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孙正义的目标,是投出“下一个阿里巴巴”。

无奈天不遂人愿,孙正义至今没能等来“下一个阿里巴巴”,反而因为不计后果的重仓押注,为软银埋下了一颗大雷,自身也背上了巨额债务。

最近几年,关于软银和孙正义的新闻,不是亏损,就是更大的亏损。在热衷的投资事业上,孙正义屡屡碰壁,日子过得如履薄冰。

数据显示,2019年财年至2022财年期间,软银仅在2020财年实现盈利4.99万亿日元。2019财年、2021财年和2022财年,软银分别录得净亏损9615.76亿日元、1.71万亿日元、9701.4亿日元,成为投资行业的反面教材。

其中,联合办公空间WeWork被外界视为孙正义投资生涯中的最大败笔。昔日估值高达470亿美元的WeWork,如今市值已跌破3亿美元。

据悉,孙正义对WeWork寄予厚望,他曾向WeWork多次注资,投资总额超百亿美元,如今却只剩下一个零头,这笔投资堪称“血亏”。

2022年11月,在软银的财季报告会上,因自觉无颜面对股东,65岁的孙正义宣布,以后不再出席软银财报会议,并将软银的日常管理工作移交给CFO后藤芳光等管理层。

孙正义坦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我们所做的几乎所有投资都没有好的表现。上市公司和未上市公司接近全军覆没,愿景基金也受到重大打击。”

因软银的巨额亏损,孙正义向投资者道歉,称“我为自己过去贪图暴利而感到羞愧。我们太自信,太好高骛远”。接下来,孙正义将告别软银,退出风投,全力参与芯片创业。

令人意外的是,在半年之后的软银股东大会上,孙正义再度复出。他直言,人工智能革命和今后的AI投资令他兴奋至极,暂时不想退休,同时宣布软银的投资策略将转守为攻。

推动孙正义复出的直接原因是狂热的AI市场,典型代表是GPU霸主英伟达。今年以来,乘着AI东风,英伟达的营收、利润、股价纷纷上涨,成为全球科技圈的“当红炸子鸡”。

以股价为例,英伟达股价在今年飙涨超200%,市值暴增近8000亿美元,最新市值高达1.14万亿美元,稳坐全球市值最高半导体公司宝座。

值得注意的是,软银曾在2017年5月斥资约40亿美元入股英伟达,并以4.9%的持股比例成为其第四大股东,当时英伟达的股价在30美元上方徘徊。

但在2019年1月,软银出清了其所持有的英伟达全部股份,与本次股价暴涨行情失之交臂。眼睁睁看着AI热风席卷全球,孙正义将全部希望放到了ARM身上。

在多个公开场合,孙正义为ARM积极站台。对于在全球投资市场摸爬滚打大半生的孙正义而言,推动ARM上市相当于其投资生涯的背水一战。孙正义是输是赢?答案即将揭晓。


猜你喜欢
原创

举债1700亿,孙正义急了

孙正义

赌神又出手了。

2025-03-05

原创

342亿IPO,孙正义又一个大赌注?

孙正义人物

这一次,软银将目光投向了印度。

2024-08-14

原创

坠入惊天骗局,孙正义怒了!

孙正义人物

“全球最聪明投资人”被一个年轻人,骗了。

2024-08-06

原创

痛失1万亿,孙正义炸了!

孙正义

孙正义,炸了。

2024-06-25

原创

消失2097亿,孙正义跑了!

孙正义

孙正义,又有大动作了。

2024-05-14

优创数据落子菲律宾,全球服务网络覆盖三大洲六国

金融科技优创数据

2024年9月全球领先的保险机构战略运营合作伙伴优创数据宣布,其菲律宾分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标志着公司...

2025-07-02

迈瑞医疗:将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是保持稳健发展的秘诀

上市公司迈瑞医疗

在近期的投资者交流日上,迈瑞医疗提到,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并保持稳健发展,核心在于对细节的极致追...

2025-07-02

郑大一附院成功完成 12 例蛇形臂单孔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 —— 开创食管癌微创新纪元

医疗健康郑大一附院

作为复杂精细手术的代表,手术机器人因其精准操控和三维放大视野,在食管外科手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07-02

外联出国:加拿大再掀移民风暴!部分岗位 LMIA申请叫停,这些人却喜提移民加分!

创新创业外联出国

6月27日,加拿大移民局抛出一枚“重磅炸弹”:临时外国劳工计划(TFWP)工资门槛全面上调

2025-07-02

广州发展(600098.SH):广州市属综合能源平台,稳增长高股息迎发展

上市公司广州发展

华源证券分析师给予广州发展“买入”评级,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9亿元、2...

2025-07-02

阿里云领投!BetterYeah AI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刷新国内Agent领域融资纪录

BetterYeah AI

企业级AI智能体开发平台BetterYeah AI近日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亿元人民币。

2025-07-02

华太极光完成A轮股权融资, 锡创投领投助力太赫兹产业加速腾飞

创新创业华太极光

近期,太赫兹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华太极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太极光”)宣布成功完成A轮融资。

2025-07-02

中国智能戒指品牌开创者RingConn,短短2年时间便从高校实验室跻身全球市场前列

大消费RingConn

近期,作为中国智能戒指品类的开创者,RingConn凭借卓越的产品力与技术创新

2025-07-02

邱京卫执掌下的ST路通:半年两收监管警示函,董事会治理乱象从生

上市公司ST路通

2025年6月30日,ST路通发布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审议未通过《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

2025-07-02

稳正资产天使投资「炎途智能」,积极布局智能硬件赛道

稳正资产

用户至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精准定位产品功能

2025-07-02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投资家网主办:“智造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场路演成功举办

投资家网主办:“智造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场路演成功举办

投资家网联合深圳市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于9月28日联合主办“智造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场...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在时代的浩渺长河中,“分化”宛如一条隐匿的脉络,贯穿于万物的生长、发展与变迁。从生命的进化到文明的演...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于2025年4月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盛大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