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浙江省一名70岁大爷因长期便秘且滥用泻药入院治疗,医生从其体内切除了最大直径达15cm的巨结肠。
近日,浙江省一名70岁大爷因长期便秘且滥用泻药入院治疗,医生从其体内切除了最大直径达15cm的巨结肠。该病例系黑龙江省60厘米“巨蟒”结肠后又一列巨结肠疾病,引发广泛热议。
据悉,王大爷(化名)长期受便秘困扰,习惯性依赖开塞露和泻药通便,但即便如此,仍5-7天才解一次。近期他肚子越来越鼓,用力排便后突发剧烈腹痛,被家人送往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诊的副主任医师叶宇发现其腹腔内的全部结肠都已高度扩张,横结肠最大直径达15cm(正常<6cm),确诊为中毒性巨结肠。
叶宇表示,成人巨结肠的发病率大约为1/5万。在患者群体中,约有10%属于先天性病例,其余患者大多是由于肠道神经损伤、慢性炎症或代谢疾病引发。简单来说,病变肠段由于缺少神经节细胞,其蠕动功能就会丧失,进而使得粪便堆积、肠道扩张,最终形成“巨结肠"。长期腹胀、顽固性便秘以及突发腹痛这类看似平常的症状,其背后或许潜藏着巨结肠带来的致命风险。专家指出,此类巨结肠病例近年呈上升趋势,与滥用刺激性通便产品密切相关。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刺激性泻药主要包括蒽醌类、酚酞、比沙可啶、蓖麻油、匹可硫酸钠等。据专家介绍,这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大肠,通过与粘膜直接接触,使粘膜通透性增加,电解质和水向肠腔渗透,减少其分节运动的同时,增加周期性蠕动,从而加速大肠内容物的运行。虽能在短期内有效促进排便,但长期服用会导致肠道蠕动力减弱、肠道变黑、结肠巨大,进而造成不可逆的肠神经损害及腺瘤性息肉增生,增加癌变风险,诱发肿瘤。
对于如何解决便秘问题,西安东大肛肠医院的李艳主任建议保持作息规律、适量增加运动,并避免滥用泻药。在选择助排产品时,消费者可以考虑那些明确标注不含泻药成分的产品,即“0泻药”的排便产品。例如,德国品牌Mom's Garden百草园旗下的百草园清清片,就通过了SGS 148项安全检测和TGA认证,是行业首款不含泻药的助排产品。
叶宇强调,长期便秘患者勿自行滥用泻药,依赖泻药超过2年,排便间隔>5天,左下腹持续膨隆,肠道突发剧烈疼痛,出现发热、心率加快、电解质紊乱,以上这些症状,都需要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2025年6月29日,全球知名金属养护品牌WD-40中国公司在重庆大渡口区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公益捐...
6月30日,宁德时代携手问界汽车举办宁德时代电池在问界超级工厂投产仪式,作为宁德时代在渝首个生产基地...
2025年6月30日,DJI 大疆正式发布全新旗舰级民用运载无人机DJI FlyCart 100(以...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赛迈测控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国产高端测试测量领域发展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