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12:17:30 来源:搜狐网 作者: 摘要:近日《2025中国慢性病蓝皮书》发布,据蓝皮书显示,我国约有超5000万人长期受便秘困扰,且患者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
近日《2025中国慢性病蓝皮书》发布,据蓝皮书显示,我国约有超5000万人长期受便秘困扰,且患者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专家表示,肠道疾病的高发与“滥用泻药导致肠道功能退化”存在直接关联。
据研究表明,95%的结肠黑变病患者曾使用蒽醌类泻剂,且患者中结肠腺瘤息肉发生率高达55.2%。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在3.28人民日报健康的便秘专访中指出,当前不少便秘患者盲目追求“马上见效”,自行购买刺激性泻剂,从而引发众多肠道疾病。
澎湃新闻“3·15”特别专访中,王海提及,近年来直播带货走红,“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致使不少非法添加的产品流入市场,其中通便产品此类现象尤为频发。商家伪造权威认证让谎言更具“说服力”,带货主播通过“7天见效”“万人打卡”等话术构建虚假信任体系,消费者在环环相扣的虚假营销套路中频频“中招”,排便产品评论区内,冲着购买“天然”、“无添加”产品但“感到被骗”的网友和消费者比比皆是。

据蓝服科技报道,违法企业通过化学结构修饰规避国标检测,部分新型成分未纳入现行300余项筛查目录;代工厂与品牌方采用“责任切割”模式,例如碧生源酵素果冻被曝芦荟大黄素超标217%,但其年报显示46%营收依赖直播渠道,疑似将生产外包以转移风险。一款成本不足5元的“酵素果冻”,经网红包装后售价达89元,利润率超1600%。2024年7月至2025年1月,监管部门查处的“小粉豆”“减重王”等案件涉案金额均超亿元。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规划在2025年按照“四个最严”要求, 制定了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抽检计划,紧盯食品添加剂“两超一非”等突出问题,聚焦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法从严处置,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专家提醒,要对宣称“快速”“神奇疗效”的产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不法商家及网红主播对普通食品功效的夸大式虚假宣传。选购时要避免掉入商家“天然”“温和”的宣传陷阱,学会看配料表或相关泻药成分的检测报告。
首期财中金控高净值研究院“好项目路演活动”,因其高规格、高水准等特点,一经推出,燃爆“朋友圈”。
2025-09-30亚洲领先的金融科技平台WeLab汇立集团与Google近日宣布建立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的战略伙伴...
2025-09-309月29日,强脑科技正式落户香港数码港,并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推动智能义肢在香港落地应...
2025-09-30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