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从2022年起开始四维图新就在智驾及芯片方向加大投入,投了几十亿进入。
去年,在一次活动上,四维图新CEO程鹏曾说,公司要成为自动驾驶的前两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从2022年起开始四维图新就在智驾及芯片方向加大投入,投了几十亿进入。
站在当下看,这些努力都已经开始逐渐有了回报。
在智驾降本的大逻辑下,选择第三方智驾供应商正在取代自研成为行业主流选择,这给了四维图新巨大的市场机会。而四维图新也凭借自身资源的整合,正在成为智驾行业的重要玩家。2024年初至2025年一季度,四维图新成功斩获基础行车产品300万套及舱泊产品60万套的新增定点。
看起来,四维图新转型做智能驾驶Tier1(一级供应商)这事,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始。至于未来怎么样,我们可以结合公司最近在上海车展上的动作展开说说。
01来自四维图新的最新判断
在这次上海车展上,四维新图CEO程鹏也来到了现场,分享了一些自己的观点。部分观点我觉得还是很有价值的,分享给大家。
对于智驾行业,程鹏一个整体判断是,智驾自研是阶段性的趋势,当下智驾产业链正处于一个重构的过程中,重构会带来产业分工,最终只有少数头部厂商自研智驾。
这一点很像当年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不仅重构了终端品牌车企的格局,也让供应链实现了洗牌,最终跑出了一些宁德时代这样的头部供应链厂商。
而智驾重构的逻辑就在于降本。简单来说,就是用更低成本的高性能智驾方案,用到更多的车型上去,进而实现智驾平权。
从目前看,智驾降本主要由两条路线:技术降本和生态降本。我们就拿四维图新来举例,公司智驾核心战略主打的就是性价比,主要通过两种方式降低成本:
一种是技术创新,比如四维图新在推的舱驾融合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简单来说,“舱驾融合”就是将汽车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泊车功能统一整合在一起,以减少硬件的冗余,提升性能,并降低成本。传统的智能汽车设计中,座舱、行车、泊车这三大功能是独立的模块,各自使用独立的硬件来处理它们的算力需求。
就像一间厨房里有三位厨师,各自使用自己的灶台来做饭,虽然功能强大,但却导致了厨房空间的浪费和资源的冗余。舱驾融合则更像是将这三位厨师的工作都集中在同一个灶台上进行,三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配灶台的资源,这样既节省了硬件成本,又提升了工作效率。
还有四维图新在推的毫米波雷达+轻量级高精地图的重视觉方案,也是技术降本的一种方式。
比如,对于中低价位的车型来说,智驾成本很难去匹配多个激光雷达。在这种情况下,高精地图这种100元左右的解决方案而言,就成了最适合用作智驾普及的安全性保障的选项。
高精地图是比普通地图精度更高、元素更丰富的地图,在智能驾驶的实际应用中,可以提前为车机提供路线规划,从而减少实时检测运算的压力,有效降低出错概率。
另一种是生态降本,主要通过产业协同来实现,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做重复性投入。
这种生态协同效应,已经体现在四维图新的很多产品上。比如,在舱驾融合产品AC8025芯片+J3方案上,其中一款国产芯片就来自地平线。
根据去年下半年的公开报道,四维图新已成为地平线的最大客户,占地平线上半年总营收的22.9%,大量的采购也能让四维图新能够获得更低的进货价格。
另外,在基于地平线征程®6E/M的行泊一体中算力智驾方案里,四维图新也结合了轻舟智航的中高阶全栈软件算法。去年下半年,公司宣布与轻舟智航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中高阶智驾解决方案,合力推出城市NOA智驾方案。
从目前看,加强生态协同来实现智驾成本的下降,将成为四维图新接下来的一个重要策略。这一点也从最近的上海车展上看出来。
02上海车展开出的三朵“花”
在这次上海车展上,四维图新分别与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山引擎)、深圳卓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驭科技)、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盛)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第一,与字节的合作,基于火山引擎的豆包大模型能力,以及四维图新软硬一体化能力,联合打造具备行业领先优势的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具体来看,四维图新与火山引擎将深化在辅助驾驶数据闭环、智能座舱交互体验、云基础设施、大模型应用等关键领域的合作。
火山引擎优势主要体现在AI能力上。凭借与豆包大模型深度绑定,火山引擎已经成为公有云大模型服务市场的龙头。国际数据公司 IDC 发布的《中国公有云大模型服务市场格局分析,1Q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火山引擎以46.4%的市场份额位居该统计维度第一。
去年A股甚至还炒过一波字节火山概念股的行情,A股多家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在火山引擎冬季FORCE原动力大会期间,润欣科技、视觉中国股价在很短时间里就实现了翻倍,可见市场对字节大模型能力的认知。
这次合作,不仅代表了火山引擎对四维图新在智驾领域产业地位的认可,也是对其价值的一种“背书”。
第二个合作,与航盛电子的合作,双方将从产品研发和制造及供应链两个方向展开。
关于这家公司,熟悉汽车行业的朋友应该会了解比较多,算是国内比较大的汽车供应商了,覆盖了超过90%的主流汽车客户。产品线也比较全面,涵盖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以及功放系统、新能源控制五大核心产品线。
航盛电子的优势在于,其在硬件生产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具体来说,航盛电子具备自主研制的自动、智能、柔性化制造产线,具备了年产600万套各类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交付能力,并取得日韩系、欧系、美系等国际车厂的认证。
这次合作,可以弥补四维图新在硬件方面的不足,提升公司硬件整合与交付能力。
第三,与卓驭科技的合作。这是大疆的自动驾驶子公司,继承了大疆在性能和成本平衡方面的卓越能力,其智驾方案已经在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实现量产。
我注意到,在这次合作里,强调里导航电子地图、ADAS 地图、高精度地图方面,也从侧面说明四维图新的地图资源在智驾方案里的重要性和价值。比如,高清地图从车机前端走向训练端,可用于模型对智驾的环境理解能力的训练。
总的来说,这三笔合作的对象都在某些方面有着突出的长板,字节的大模型能力、航盛电子的生产制造上的丰富经验,卓驭科技在性价比智驾上的落地经验,都对当下的四维图新带来了很大的能力补充。
03重新认识四维图新
通过这次上海车展,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四维图新,形成了几个与此前市场完全不同的认知:
第一,在自动驾驶初期,所有人都认为掌握智驾技术很重要,所以几乎所有车企都开始加码投入智驾,并搭建出一套自研体系。
但后来,大家发现智驾的竞争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一方面,智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本身仍然存在快速迭代升级,为了维持智驾技术的先进性,必须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而且这种投入是持续性且高强度的。
另一方面,即使有了先进智驾方案还不够,从实验室到落地量产交付的过程中,成本又是一大考验。尤其在现在智驾大规模落地背景下,成本的优先级甚至要高于智驾方案的性能。
在两种情况叠加之下,越来越多车企开始认识到,自研并非唯一的途径,像四维图新等提供性价比智驾方案将迎来巨大的机会。四维图新拿到300多万套订单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四维图新在智驾领域不仅没有落后,反而凭借整合自身已有的在地图、智能座舱及芯片领域的资源,正在得到行业各方的认可,成为智驾行业的重要玩家。
具体来说,公司不断整合自身已有的在地图、智能座舱及芯片领域的资源,形成高集成度、高自主化的极致性价比智驾解决方案。同时,公司也在通过投资并购、产业合作等方式补足智驾能力。
第三,四维图新的智驾布局进展领先于业绩,且增长点多元。后续,随着智驾业务产品不断的量产交付,公司的智驾业务将经历一段加速增长。
根据西部证券预测,预计公司智驾业务24-26年的营收增速为20%、30%及40%。同时,随着智驾业务产品不断的量产交付且高阶产品的占比提升,未来毛利率会有⼀定的提升。
事实上,这一点已经在财报里有所体现了。2024年,公司智驾板块毛利率同比提升达12.84%。不出意外,未来随着营收增长和毛利率提升,公司的利润也将大幅提升。
总的来说,智驾行业的发展变化超出了市场上很多人的预期。变化意味着机会,过去很多固有的观点也正在失效。在四维图新这家公司身上,就在经历着类似的变化。随着智驾向20万级别以下的车型下沉渗透,智驾业务有望为四维图新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日前,成都市贝瑞和康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贝瑞基因”,股票代码:000710)发布2024年度...
2月8日11时50分许,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发生山体滑坡,截至8日17时,已造成10户民房被掩埋...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