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摘要:左手拿黄金,右手赚资本。
左手拿黄金,右手赚资本。 最近的金价,在暴涨与狂跌间反复横跳,全球市场被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黄金狂欢。从街头金店排队的散户到各国央行增持的公告,从社交平台“囤金暴富”的热搜到投资论坛的沸腾讨论,黄金似乎成了这个时代最坚硬的信仰。而在这场狂欢的喧嚣中,当紫金矿业近期宣布分拆境外黄金资产赴港上市时,资本市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一个名字上——陈景河。 这位被称为“中国金王”的矿业教父,曾在2003年带领紫金矿业完成港股上市,募资12亿港元,创造了从地方小矿到全球巨头的传奇。更在2008年推动A股上市,以0.1元面值发行开创先河,募资98亿元,彻底打通境内外资本双通道。17年后,他的又一IPO计划横空出世,再次搅动全球矿业格局。 这位从闽西大山走出的“中国金王”,用30年时间将一家县办小矿企锻造成手握3973吨黄金、市值超4600亿元的全球第四大铜企。如今,他瞄准的不仅是黄金牛市红利,更是一场改写全球矿业版图的豪赌,用第三个IPO撬动万亿市值。 一 1982年,25岁的陈景河从福州大学地质系毕业,一头扎进福建紫金山的荒山野岭。他用10 年时间证明紫金山不是“废矿”,而是储量超200吨的特大型金矿。 1993年,紫金矿业在紫金山挖出第一桶黄金9.3千克,净赚5.4万元。2000年,其总资产飙升至约6亿元,年度销售收入约4亿元。但陈景河的野心远不止于此!2003年,他力排众议,强势推动公司港股上市,募资17亿港元。这不仅为紫金矿业打通了国际资本通道,更埋下了全球化扩张的种子! 上市当年,紫金矿业黄金产量跃居全国第一,市值突破200亿港元,陈景河的雄心初露锋芒。2008年,回归A股后创下诸多第一,当时以0.1元面值发行股票的创新举措,不仅创下A股纪录,更募资98亿元,为后续并购提供了充沛弹药。当年,前10大股东中的所有自然人,均成为了亿万富翁。A股上市后,紫金矿业加速整合国内资源,同时将目光投向海外。 在短短数年里,一路横扫加拿大、俄罗斯、蒙古、秘鲁、南非等国矿山。2007年,强势入股英国伦敦上市公司Ridge Mining,一举拿下最大股东之位。接着,以要约收购方式,硬生生拿下英国伦敦上市公司蒙特瑞科,这可是中国公司海外全面要约收购的首例,更是“中国收购英国上市公司”的开山之作。 两次上市形成的“境内外双资本池”,让紫金矿业在全球资源争夺中如虎添翼。随着国际的收购案例的成功,紫金矿业声名鹊起,作为“中国黄金第一股”掌门人,陈景河的身家也是水涨船高,连年坐上了“中国矿王”宝座。他不仅每年获得747.5万的年薪,还持有大量公司的股票。 图源:东方财富 2020年,63岁的陈景河,跨越25岁年龄界限,迎娶38岁“投行女”登上热搜,被网友调侃为女方做得最成功的并购。 如今,他再次押注“黄金定价权重构”的历史机遇,将旗下9座世界级金矿打包,剑指香港资本市场。若成功,将成为陈景河矿业资本运作生涯中的又一高光时刻。 二 黄金是避险资产,更是资本的工具。 分拆上市并不新鲜,但紫金矿业的动作,却显得意味深长。 2024年以来,地缘冲突、美元走弱、央行购金三股力量将黄金推上神坛,年内金价涨幅超30%,创下历史新高。当下,紫金矿业在黄金价格反复横跳之际,突然宣布将旗下境外黄金资产分拆至港股上市,不仅是一次对黄金狂热周期的精准卡位,更折射出中国矿业巨头在全球资源版图中“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野心。 分拆境外黄金资产赴港上市,核心是破解估值困境。黄金业务被多元板块拖累,分拆后可享受更高估值溢价,同时打通港股融资通道,隔离地缘风险,并为铜锂赛道腾出资源。 要知道,紫金矿业的境外黄金矿山资源量超过3972吨,2024年光海外矿产金就产出47吨,贡献了62亿元归母利润。然而,在母公司的财报里,这些闪闪发光的黄金资产,却因为被归类在铜、锂等多元业务中,导致黄金业务的估值始终上不去。正是这种“黄金卖成白菜价”的局面,让紫金矿业的分拆显得极具战略意义。 作为年赚320亿元的“中国金王”,紫金矿业境外黄金产量占比高达64%,这些分布于南美、非洲等高风险地区的资产,既是其全球竞争力的核心筹码,也是潜在的风险雷区。分拆上市的本质,是将这些“烫手山芋”包装成资本市场的“香饽饽”。通过港股市场化机制吸引国际资本,既能在黄金估值高点套现溢价,又能为后续海外并购搭建独立融资平台。 更微妙的是,分拆后的子公司将成为“风险防火墙”。当哥伦比亚金矿遭黑帮盗采、加纳项目遭遇突变时,上市主体的独立法人地位,可缓冲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冲击。这种“既要吃肉又不沾腥”的策略,与紫金近年疯狂收购的扩张路径一脉相承。自2020年以来,紫金矿业至少已完成7宗金矿并购,但随之而来的地缘风险,也如影随形。 但最终成败,最终仍系于黄金信仰的持续性。尽管金价暴涨让紫金2024年净利润激增52%,但其营收增速已从2021年的31.25%骤降至2024年的3.49%,传统增长模式触顶的焦虑显露无疑。 这场豪赌若成功,中国将诞生首个比肩必和必拓的全球资源巨头。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中国矿企向世界顶级俱乐部发起的首次系统性冲锋。 三 紫金矿业近年来在全球化扩张中缔造了“中国金王”的神话,但高速狂奔的背后,一系列隐忧正逐渐浮出水面。 这家市值超4600亿的矿业巨头,一边大手笔海外并购,年均砸下超300亿,看似风生水起;另一边却债务缠身,陷入泥潭。账上货币资金仅316.91亿,短期债务却高达487.48亿,缺口170.57亿,资金链岌岌可危。 为了补上这个窟窿,公司去年大手笔融资200亿,缓解资金压力,结果却豪爽分红101亿,占归母净利润的31.56%,创历史新高。其中,董事长陈景河持股分红,加上中期分红,个人收入高达3233.8万元。 分拆上市,虽被视为缓解资金压力的手段,但其估值逻辑存在争议。若分拆后的黄金业务无法获得市场认可,可能加剧母公司估值折价。更值得警惕的是,分拆需通过境内外监管审批,流程耗时可能长达6-12个月,而黄金价格波动、地缘风险等变量,随时可能打乱计划。 另外,管理层对风险的把控能力亦备受质疑。年初收购藏格矿业控制权的豪赌中,标的公司实控人肖永明曾深陷财务造假、非法采矿等丑闻,其家族负债逾130亿元,质押股份比例超90%。而紫金矿业仍以137亿元接盘,试图通过整合西藏盐湖锂资源突围新能源赛道,但锂价暴跌与产能过剩的行业困局,让这笔交易更像是“火中取栗”。 海外项目的动荡,同样令人担忧。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自2020年接盘以来,多次遭遇偷袭。2024年更被贩毒集团盗采3.2吨黄金,价值约15亿元。尽管回应称“盗采对业绩影响较小”,但暴露出海外矿区治安管理的失控。阿根廷锂矿项目则因内部更迭陷入不确定性,甚至直接威胁项目存续。此外,俄罗斯Kyzyl-Tashtyg矿山因外部环境和财务困境,面临停产,受影响员工达1200人。 这些事件不仅对紫金矿业的海外项目运营造成冲击,也引发了外界对其海外投资审慎性的质疑。此外,在紫金矿业发布的2024年度ESG报告中,申诉举报大幅上升,有104名员工因腐败受处分。 在黄金价格高位运行的当下,紫金矿业试图通过分拆上市实现估值跃升,用港股平台规避风险,以独立实体争夺全球资源。 但这背后,是矿业巨头的焦虑,当传统增长模式触顶,唯有资本运作能打开新空间。但其海外项目管理失控、财务结构失衡与合规隐患交织,若不能有效化解,这场资本盛宴或将成为新一轮危机的导火索。 当金价回落时,紫金的“黄金帝国”能否延续,答案或许藏在下一个周期中。 对于普通投资者,你是否该思考黄金的盛宴,是否已近尾声?
11月20日,WellFitXplore 2024(2024亚太康健培训节)在澳门路氹美狮美高梅隆重...
随着新年的脚步日益临近,FWD富卫保险贺岁杯2025发布会于11月14日在中国香港隆重举行,标志着这...
11月 21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企业家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梁...
11月20日,豪华奇旅大五座SUV全新smart #5在浙江省湖州市smart全球灵感定制中心举行全...
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4年“浙江省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第二批试点企业”及“浙江省...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