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

穿越者撬动太空旅游万亿蓝海,需求牵引火箭公司竞逐

2025-07-11 17:14:58   来源:新华日报财经  作者: 

摘要:6月29日,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号”飞船划破得克萨斯州天际,执行代号NS-33的第13次载人飞行任务,将6名乘客送至105公里高的卡门线。

“当英美航天巨头在太空赛道跑出估值神话,中国穿越者载人航天正叩开万亿蓝海大门——你准备好押注人类下一个经济增长极了吗?”

6月29日,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号”飞船划破得克萨斯州天际,执行代号NS-33的第13次载人飞行任务,将6名乘客送至105公里高的卡门线。此次飞行创下双重里程碑:乘客卡尔·库纳成为蓝色起源累计运送的第70位宇航员,亦是全人类第750位进入太空者(依据太空探索者协会官方记录)。

2025年成为蓝色起源的“发射密度转折年”:从之前的半年一次、两月一次,跃升为每月一次的常态化“太空航班”。仅三个月内,其已完成三次载人任务——4月“全女性乘组”(含流行歌手“水果姐”凯蒂·佩里以及蓝色起源创始人贝索斯的未婚妻劳伦·桑切斯)、5月NS-32任务的6位太空乘客以及本次的“夏至33号”。这种高频发射印证了亚轨道旅行商业化闭环已然跑通:火箭复用技术、标准化流程、百万级票价体系,共同构成太空旅游常态化运营的铁三角。

与此同时,6月27日的海南文昌,一场关乎中国商业载人航天的重要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与空间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和北京穿越者载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穿越者)联合主办、海南航天城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协办的“箭指苍穹,船乘未来——2025中国商业载人航天船箭场技术对接研讨会”圆满召开。体制内外十余家火箭公司现场提交“竞争择优”合作回执。这场会议本质是中国太空旅游需求方首次主导的产业链整合——作为载人航天总体单位,穿越者以“发射需求”为杠杆,牵引火箭公司加速研制可复用火箭,提升运力可靠性、降低成本。

2025中国商业载人航天船箭场技术对接研讨会

这两个跨越太平洋的场景,共同勾勒出全球太空旅游产业爆发的前夜图景。太空旅游,已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遥远幻想,而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旅游新方式。蓝色起源常态化运营背后,是太空旅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其稳定的飞行频次和不断扩大的乘客规模,证明了这一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与市场潜力。而在中国,穿越者的积极布局,预示着万亿级太空旅游市场正徐徐拉开大幕。

01

2001年4月8日,美国富商丹尼斯・蒂托以2000万美元票价搭乘俄联邦航天署“联盟TM-32”号飞船,在拜科努尔发射中心开启8天国际空间站之旅,成为人类首位太空游客,正式叩开太空旅游的商业大门。2021年,维珍银河的创始人布兰森与蓝色起源创始人贝索斯分别搭乘自家的飞船完成亚轨道太空飞行,标志着全球商业太空旅游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而航天巨头SpaceX展现出了更宏大的战略版图:2020年完成人类首次商业载人航天任务,2024年亦在官网“载人航天”频道开通了“太空旅游”航班预订,业务版图延伸至地球轨道、空间站、月亮、火星等深空探索领域。

随着蓝色起源、维珍银河、SpaceX开放太空旅游服务,市场预定数据呈现井喷之势:维珍银河预定人数超千人;蓝色起源一票难求,复购率接近10%;SpaceX更是已经成为NASA的核心供应商。国际头部企业的票池深度再一次印证了需求爆发的潜力。

蓝色起源贝索斯在《纽约时报》的DealBook峰会上豪言称,他的公司蓝色起源是他参与过最好的业务,其市值有朝一日将会成为比亚马逊规模更大的公司(亚马逊当前市值约为2.3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73万亿元)。在胡润百富最新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SpaceX估值约为35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6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一独角兽,以及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木头姐”预测其2030年估值将达2.5万亿美元,商业帝国总规模或突破10万亿美元,彻底重构航天产业的估值天花板。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全球太空旅游市场规模2030年将达3000亿美元(超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占比有望超30%。中国太空旅游有望在5-10年内迈入商业运营阶段。

面对万亿级太空旅游市场,近年来,国家层面对太空经济的支持力度空前。《202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提出,未来5年培育发展太空旅游等新经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将商业航天定位为“新兴产业”,释放出商业载人航天行业的多点利好,包括‍‍‍‍‍‍‍‍“拓展太空经济新业态,发展太空旅游”“攻关可重复使用火箭,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实施发射保险贴费措施”等。

政策红利如星辰汇聚,中国太空旅游的商业黎明正穿透产业云层——从白皮书的战略擘画到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落子,万亿级赛道的启动按钮已被按下,中国首家商业载人航天企业——北京穿越者载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在技术与运营的双翼驱动下率先入局,抢占万亿级太空旅游蓝海赛道。

穿越者站在国家30余年100%成功的载人航天工程体系基础上,组建了国内唯一具备商业载人飞船全方位、全流程研制、开发和运营的综合性团队,致力于打造中国的“龙飞船”,计划3-4年完成亚轨道载人飞行,开启普通人上太空的新纪元。

穿越者制定了“三步走”发展路线:第一阶段,3~4年实现亚轨道可重复使用的载人飞船穿越者壹号(CYZ1)的研制,开启普通人及商业载荷低成本、常态化上太空的新纪元;第二阶段,计划6~10年内推出近地轨道可重复使用的商业载人飞船穿越者贰号(CYZ2),并实现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及点对点运输,以应用于太空酒店建设和洲际快速运输,颠覆长途旅行交通运输方式;第三阶段,12~15年实现深空探测可重复使用商业载人飞船穿越者叁号(CYZ3),开展商业载人登月旅行,打造地月经济圈。目前,穿越者聚焦研发穿越者壹号(CYZ1)亚轨道载人飞船,计划于2028年前后完成商业载人首飞。

从蓝色起源的2.3万亿野心到SpaceX的3500亿美元估值,太空旅游已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资本对未来经济增长极的押注。中国市场30%的份额(超6000亿元)背后,穿越者以“国家技术+商业运营”的双轮驱动,正在万亿级蓝海中构建独占性赛道。

对资本市场而言,先发者有望复制亚马逊、SpaceX估值神话,更是参与人类文明向太空拓展的战略布局——在商业载人航天的“寒武纪大爆发”前夜,穿越者或许是那个定义下一个十年投资逻辑的关键变量。

02

在万亿级太空旅游赛道的争夺战中,技术与商业的深度融合正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

载人航天作为“国之重器”,行业壁垒森严,并非所有有想法的入局者都能触及这片蓝海。中国商业航天虽起步较晚,但政策与资源的持续注入正推动其进入高速发展期。与美国成熟市场不同,中国商业航天在与国家航天事业形成互补的同时,更需探索符合本土特色的商业模式——穿越者作为中国唯一打通载人航天To C闭环的破局者,以“硬核技术+商业运营”的双翼模型,构建起难以复制的商业护城河。

回顾SpaceX的崛起历程,其早期大量借鉴NASA的火箭发动机、卫星等技术成果,但真正使其成为行业标杆的,是对商业航天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与应用场景的创新拓展。这印证了一个核心逻辑:商业航天的成功,不仅依赖技术研发,更取决于商业生态的搭建能力。对于中国商业航天企业而言,如何在技术攻坚与市场开拓间找到平衡点,决定了其能否在竞争中突围。

“我们卖的不是船票,而是一段极致的飞行体验。”穿越者创始人、CEO雷诗情多次强调。技术上,穿越者专注研制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融合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打造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更低成本的载人飞船。穿越者壹号(CYZ1)载人飞船是国内首艘可重复使用设计的载人飞船,在国家神舟飞船及新一代梦舟飞船实现返回舱部分可重复使用的研制基础上,以用户体验为核心,通过创新性的飞船构型设计及逃逸、结构、回收等关键系统的可重复使用设计,实现飞船质量99%可重复使用。

穿越者壹号(CYZ1)载人飞船也将是国内首艘采用先进推式逃逸技术的载人飞船、世界首艘具备高精度返回及无损着陆回收的钝头体载人飞船。与该领域唯一对标——美国蓝色起源“新谢泼德号”飞船相比,拥有更大的舱内飞行空间、更高的落点精度、更长时间的飞行体验。

技术创新上,穿越者迅速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包括对齐SpaceX星舰,完成了我国商业航天首次主动防热技术试验,突破了载人飞船传统防热技术不可复用的瓶颈,打造全球首款“会呼吸”的载人飞船;研发了载人飞船智能飞控计算机,并完成了计算机与改进型预测-校正制导算法的软硬件匹配测试,引领我国商业载人飞船再入制导技术迈入智能新时代;完成无损着陆关键技术电磁阀性能测试,打造“云感降落”载人飞船。这些技术突破,不仅体现了穿越者对载人航天安全与用户体验的双重追求,更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在载人飞船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商业运营上,穿越者创始人、CEO雷诗情介绍道:“穿越者做的是硬科技,赚的是运营的大蛋糕。”载人飞船是技术高地,而上天是其核心IP,由此形成了包含航天康养、航天训练、航天文旅、航天教育、航天文创在内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基座。通过这些场景,让航天真正进入大众生活,点燃潜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太空梦想,让大众真切触摸到“太空可抵达”的未来图景。只要加入穿越者会员体系,就能够感受到每天都离太空更近一步。穿越者传递的是:卡门线不只是物理边界,更是每个人突破自我设限的心理阈值——当普通人仰望星空时,看到的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有生之年必达”的人生清单!星河动力创始人、CEO刘百奇直言:“穿越者不仅有安全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在商业运作层面树立了行业典范。”

穿越者通过深度市场洞察和签约情况,精准锁定七类潜在客户群体,包括探索先锋、领域开拓者、商业赋能者、太空梦想家、身份标识者、科研先锋以及航天预备役,不仅拓宽了市场边界,更为穿越者的生态延伸提供了精准的场景支撑。

目前,穿越者已开启了船票预售机制,且已经签下十余位付费太空游客(预售船票300万/张,预付10%),分别来自学界、商界、航天界、娱乐界等各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其中就包括84岁能源电力专家、直流输电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据穿越者创始人、CEO雷诗情透露,穿越者有信心计划在正式开启亚轨道载人飞行前,累计锁定1000位太空游客,形成30亿元预售资金池。不仅如此,以船票为入口,裂变航天康养、航天教育、航天潮玩、IP周边等,通过德勒模型测算,其衍生价值达票务收入的5-8倍。

从资本视角来看,参照SpaceX的估值逻辑,穿越者的“硬核技术+商业闭环”模式具备极高的复制门槛,更是凭借中国市场唯一性打开更狂暴通道。一旦首飞成功,其估值有望实现5倍增长,成为资本布局万亿太空经济的黄金标的。穿越者正以务实的姿态与创新的模式,将太空旅游从科幻想象转化为商业现实。历史证明:真正的变革者从不追逐风口,而是成为风暴本身。

03

在全球太空旅游赛道狂飙爆发的当下,穿越者正走出一条更具生态智慧的路径——“穿越者不造火箭,是火箭的超级用户,是太空港的运营方,是极致体验的设计师”。这一战略抉择,不仅是对中国商业载人航天发展现状的深刻洞察,更是对国际巨头发展经验的理性借鉴,展现出穿越者在万亿级市场中精准定位的战略智慧。

对比SpaceX、蓝色起源等国际巨头的垂直整合模式,穿越者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商业航天难以复制“一家独大”的发展路径。这背后不仅是技术积累的差距,更源于产业生态与国情的差异。美国商业航天依托NASA数十年技术沉淀,且市场资本高度集中。而中国商业航天经过近10年发展,已形成火箭企业群雄逐鹿的饱和格局。在此背景下,独立研发火箭不仅面临技术与资金的双重壁垒,更可能陷入“重复建设”的资源消耗困局。

其次,从国际经验来看,垂直整合模式对于早期快速发展的企业存在明显短板。维珍银河、SpaceX、蓝色起源在发展早期均因多次火箭原因导致业务停滞,极易成为企业早期快速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穿越者创始人、CEO雷诗情强调:“与其将资源分散,不如聚焦核心优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在“2025中国商业载人航天船箭场技术对接研讨会”上,穿越者亮出破局关键:公开适配火箭的通用接口标准,并向全行业火箭公司发出邀约。这一举措彻底打破传统“一箭一船”的绑定模式,创新性地提出“竞争择优”机制——任何通过载人安全标准认证的火箭,均可适配穿越者壹号(CYZ1)载人飞船。

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以需求端定义供给端。作为中国首家商业载人航天企业,穿越者凭借“太空旅游唯一 To C赛道”的稀缺定位,成为火箭市场的增量引擎。其开放接口、多家合作的模式,既避免了单一供应商故障导致的飞行停摆风险,又通过市场化竞争推动火箭企业提升技术水平。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星河动力、星际荣耀等十余家体制内外火箭公司的积极响应,正是对这一模式市场价值的直接印证——穿越者的订单,不仅意味着商业收入,更代表着进入载人航天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穿越者也是太空经济生态的构建者。其“太空港运营方”的定位,旨在整合火箭发射、地面服务、游客体验等全链条资源。雷诗情强调:“我们倡导‘多家合作’‘生态共赢’,通过开放船箭接口规范,让商业载人航天从‘单打独斗’迈向‘生态共赢’。”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商业化效率上尤为显著。蓝色起源实现每月一次常态化发射耗时近4年,而穿越者计划2028年前后实现载人首飞,商业首飞后每年不低于100次发射,且有望在2030年达成每周一次“太空航班”的常态化运营。通过“一船多型火箭”的灵活组合,穿越者或将有效规避火箭研发周期的制约,快速实现太空旅游的规模化运营。

从投资角度来看,穿越者的“超级用户”战略堪称商业载人航天领域的“价值洼地”。首先风险对冲:专注技术与运营优势,资源集中于高附加值环节,降低早期发展风险。即使火箭故障也导致单次任务延期,避免全线停摆。其次增长爆发:牵引火箭企业共同研发,联合实验,以需求驱动供给,可实现太空旅游业务的快速规模化,缩短盈利周期。同时生态溢价:通过构建开放生态,穿越者不仅掌握船箭对接的标准话语权,更有望成为太空经济产业集群的核心枢纽,衍生出航天教育、太空康养等多元盈利场景。

随着全球太空旅游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3000亿美元,中国占比有望超30%,穿越者正在打开一扇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窗口,不仅在追赶国际巨头,更在定义中国商业载人航天的未来——当“船箭合作”成为行业新范式,穿越者或将成为撬动万亿级太空旅游蓝海市场的支点。站在飞船这个离消费端最近的枢纽,穿越者正成为万亿赛道中最不可替代的价值锚点。

“如果有一天,中国人能把太空旅行当作‘周末度假’的选择,那才是航天梦的真正实现。”穿越者太空游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说道。或许再大胆一点,从旅游项目来看,未来的太空旅游将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亚轨道飞行或轨道飞行体验,可以在月球表面建立起可供游客居住的基地,体验月球漫步,近距离观赏月球的环形山;甚至未来进一步开拓火星基地,带游客感受火星独特的气候环境,欣赏独一无二的地质风貌……

当全球资本追逐SpaceX的星际蓝图,中国商业载人航天的历史性拐点正由穿越者率先定义。穿越者依托“硬核技术+商业运营”双引擎,独占中国商业载人航天To C闭环赛道,以“船-箭-场”生态共赢模式,正叩开万亿级赛道大门,成为太空经济“寒武纪大爆发”中唯一领跑的独角兽。

在投资者的战略版图中,中国太空旅游的爆发不是科幻叙事,而是由技术订单与资本共识托举的确定性未来。对深谙产业变革的资本而言,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业风口,而是押注人类下一个经济增长极的入场券,更是押注人类文明向深空跃迁的东方支点。


猜你喜欢

天津鹏瑞利医院携手GE医疗共建创新肿瘤诊疗中心

创新创业天津鹏瑞利医院

2025年7月11日,天津鹏瑞利医院与全球精准医疗创新引领者GE医疗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中国肺癌...

13小时前

“百镜大战”背后赢家,影目科技完成B2轮融资稳居智能眼镜头部地位

创新创业影目科技

2025年,AI智能眼镜赛道全面爆发,“百镜大战”正式打响。

19小时前

百雀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树行业标杆,展国妆担当

创新创业百雀羚

2025年7月10日,百年国妆品牌百雀羚在上海隆重举办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暨利益相关方沟通会

1天前

3D打印全口义齿一次成型:黑格科技再次颠覆齿科制造

创新创业黑格科技

2025 年,美国 LDC 口腔展的聚光灯下,一副由黑格科技出品,多材料一体打印的活动义齿引发了观展...

1天前

赏花经济升温乡村游受捧,我国目前已存在64.6万余家乡村旅游相关企业

创新创业天眼查

近期,云南罗平县的百万亩油菜花盛放,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赏花,催生了赏花经济。

2025-04-11

老外越来越爱云南咖啡 我国现存超23万家咖啡相关企业

创新创业天眼查

全球咖啡市场正经历新一轮剧烈波动。

2025-04-11

食品标识新规出台,我国目前已有超过1584.3万家食品相关企业

创新创业天眼查

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将出台《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旨在解决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注问题...

2025-04-11

阿里鱼、三丽鸥联合小红书打造“三丽鸥头号宝贝大赏”,首创用户参与开发联名新模式

创新创业阿里鱼

近日,阿里鱼联合三丽鸥、小红书发起的首届“三丽鸥头号宝贝大赏”正式落下帷幕。该活动首创“用户参与联名...

2025-04-11

收购新潮,为什么说分众捡了个“大便宜“?

金融科技分众

人们往往高估短期的变化,低估长期带来的变化。

2025-04-11

尚颀资本联合领投崇辉半导体B轮融资,加速引线框架国产替代

崇辉半导体

尚颀资本联合领投崇辉半导体B轮融资,加速引线框架国产替代

2025-04-10

一汽解放雷霆之势全面发力 3月销量环比增长5.62%

上市公司一汽解放

2025年4月10日晚间,一汽解放发布3月份产销快报,实现销量27072辆,环比增长5.62%,终端...

2025-04-10

原创

食品界最大忽悠,魂断IPO

想念食品

2025年,AI引爆中国资产大热,A股、港股迎来了“各路神仙”。

2025-04-10

2025 Foodaily创博会圆满收官:共建全球食品产业创新生态

Foodaily创博会

近日,为期四天的Foodaily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博览会暨每日新潮食品节(简称Foodaily创博会)...

2025-04-10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在时代的浩渺长河中,“分化”宛如一条隐匿的脉络,贯穿于万物的生长、发展与变迁。从生命的进化到文明的演...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于2025年4月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盛大启幕。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中国投资年会”作为私募股权行业的年度盛会,已成功举办了18届,吸引了全国VC/PE领域从业者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