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吸烟的危害巨大,但尼古丁本身竟有延缓衰老的潜力?
吸烟的危害巨大,但尼古丁本身竟有延缓衰老的潜力?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IAT)的一项重磅研究结论引发业界关注。
该研究发现,规避烟草燃烧的前提下,小鼠终生口服尼古丁可减轻与年龄相关的运动衰退,并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改善衰老,同时,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等指标方面也表现出更稳定的年轻状态。该研究一定程度上证明尼古丁能延缓年龄相关的衰老。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研究院官方网站
该研究发布于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首次系统揭示了终身长期摄入尼古丁对生命健康及代谢功能的动态影响作用。研究团队表示:应将尼古丁本身与烟草燃烧所释放的有害物质区分开来,这对理解电子烟等新型尼古丁产品有重要意义。
1、颠覆认知:尼古丁让老年小鼠的运动能力、能量代谢、认知障碍均得到改善
研究团队挑选8周龄小鼠,在饮用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尼古丁,投喂时间长达22个月并设置对照组,直到小鼠成长至24个月(相当于人类80岁左右)。在此期间,研究团队对几组小鼠持续进行系列行为测试和身体指标检测。
研究发现,持续摄入尼古丁的小鼠在老年状态下,比同龄小鼠展现出更年轻的生物学特征。例如,在行为实验中,尼古丁组小鼠的自发运动能力、运动总距离、肌耐力和平衡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在不同阶段,这组小鼠的焦虑行为也显著减少。
在能量代谢方面,尼古丁组小鼠在老年时期的的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水平显著提高,NAD+是一种存在于所有活细胞中的重要辅酶,是能量代谢的核心,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的NAD+水平会下降。本项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尼古丁能调节关键能量代谢物,从而减缓衰老过程中的能量代谢减弱。
另外,肠道微生物群稳定也被公认为是生理健康的关键指标。研究人员发现,尼古丁不仅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群没有产生任何有害影响,而且,与对照组相比,尼古丁组组在衰老过程中保持了更高的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Fir/Bac)比值,这表明长期尼古丁摄入会调节动态肠道微生物稳定。
这已经不是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次针对尼古丁抗衰作用机理做出研究。2023年,该机构就曾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过一篇论文,证实尼古丁对大脑认知退化有积极作用。该研究证明,长期低剂量尼古丁能恢复老年小鼠的NAD+稳态,改善认知功能障碍、能量代谢紊乱等衰老相关症状,延缓系统性衰老进程。
2、把尼古丁从传统烟草的“犯罪现场”中解救出来,电子烟或许是个好选择
这两项研究颠覆了许多人对尼古丁的认知。长久以来,人类摄入尼古丁的方式都伴随传统卷烟,而吸烟每年导致全球超800万人死亡,尼古丁也被打上了十恶不赦的标签。但是事实上,烟草中真正有害的是烟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7000多种有害物和69种致癌物,尼古丁却从未被世卫组织列入致癌物名单。
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的科学家也强调,这些研究绝不是在鼓励大家吸烟,而是希望把尼古丁从传统烟草的“犯罪现场”中解救出来,让这种物质在安全剂量和递送体系下,发挥抗衰作用。
这两项研究侧面也挽救了电子烟的“名声”。相比卷烟,通过电子烟获取尼古丁是更安全的选择。目前,多项国际权威研究证明,因为规避了烟草燃烧过程,不含焦油,电子烟能为烟民带来尼古丁的同时,至少能减少卷烟95%的危害。
过往五年,已有多项研究证实老烟民切换成电子烟能获得减害效果。2021年,英国邓迪大学在其发布的研究论文中指出,改用电子烟后,烟民的心脏状况得到了改善。2023年,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主导的研究对比了烟民和电子烟用户体内的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含量。发现烟民换电子烟后,体内TSNA含量也普遍降低了90%以上。
尼古丁的确有成瘾性,未成年人和孕妇等人群不应接触,但是过往权威科学结论也印证了,用合理、减害的方式接触这种物质时,它有机会在抗衰机制方面发挥潜力。在科学家展开进一步研究之前,老烟民可以通过电子烟等手段规避烟草伤害,更安全地获取尼古丁。目前,包括英国、新西兰等国家正明确鼓励烟民改用电子烟,期望通过这种减害工具改善国民健康,减轻医疗支出。
希望节目能够带给更多人关于厨房的样本,深刻懂得幸福就是生活里的一粥一饭,向大众传递出用心生活的态度。
跨操作系统的云应用生态融合服务商「晟为数科」近日完成近亿元首轮融资,本轮由三七互娱与盛景嘉成联合领投...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信华生物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系列融资,加码创新疫苗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