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4 22:06:09 来源:蒋东文 作者: 摘要:国产豪华车崛起,奔驰不再“高贵”
30000人!
浓眉大眼的奔驰,居然也大裁员了。
以前,奔驰算是精英的标配,处处散发着高贵;而现在“再不努力,只能开BBA了”。
这不是BBA的堕落,而是国产车的强势崛起。
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接近1800万辆,占比超过65%。2025年1-9月,中国汽车销量超1465万辆,同比增长22.9%,销量占有率为69%;同期,新能源汽车销量1122.8万辆,同比增长34.9%,连续11年位居全球第一。
种种迹象也在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打破BBA和保时捷等外资制造商对中国高端车市数十年的垄断。
国人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豪车不只“BBA”,国产豪车更合适!
产业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改变着这个时代。
13年前,英国某知名汽车节目曾评价中国汽车“缺少自主技术,没有希望”。
2025年,当其再次测评中国汽车时,感叹中国新能源汽车“性能优良、做工精良、配置齐全”,“‘中国制造’完全不一样了”。
汽车工业靠内燃机专利“躺赚”百年的时代,也许真的要结束了。
百年大变局下,一场专属于国产新能源车的狂欢,来了!
01
德国百年车企奔驰,最近的日子不好过。
梅赛德斯-奔驰(下称“奔驰”)近日正在实施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截至目前,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其中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得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13万元)的补偿金。
值得一提的是,奔驰要裁员的规模可不只是区区的4000人,而是高达:3万人!
堪称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
补偿方案依旧维持着“高贵”,不是N+1,不是N+3,也不是N+6,而是N+11。
是的,你没有看错,“N+11”最高补偿可能达到400万元。
有网友评论说,有这赔偿我可以直接退休了。
虽说奔驰大裁员传言的真实性还有待考量(人数误差小于五位数),但奔驰近年来在全球陷入转型失利、业绩低迷等困境,已成事实。
其实,早在今年3月就有消息传出,奔驰管理层将在4月给所有员工发信,鼓励员工自愿离职,甚至还特别设置了“加速奖金”激励员工尽早决策。
彼时,奔驰首席执行官奥拉・卡列尼乌斯(Ola Källenius)表示希望这份优厚的离职补偿能够鼓励约3万名员工自愿离职。
奔驰为什么如此不遗余力的大裁员?
奔驰希望到2027年,通过外包决策、不填补空缺职位以及遣散费等方式,每年节省大约50亿欧元。
大裁员背后,当然是奔驰面临着更大的困局——卖不动了!
02
官方数据显示,奔驰集团第三季度全球销量为52.53万辆,同比下滑12%;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同比减少9%,仅有160.16万辆。
其中,断崖下跌的中国市场,是奔驰销量不振的“重灾区”。
2025年第三季度,奔驰在华销量低至12.51万辆,同比骤降27%;前三季度,奔驰在华累计销量41.83万辆,同比下降18%。
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居然成了奔驰全球唯一销量下滑的主要区域,对其业绩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其实,为挽回销量,奔驰去年起疯狂降价,热门车型直降十余万,有些款式甚至打了“五折”。结果却适得其反,终端价格混乱,品牌溢价折损,消费者信任崩塌。
究其根本,奔驰看错了人,走错了路。
首先,价格不再是国人买车时的第一考量,安全、性能、舒适度......都排在价格之前。国产车更懂国人,更能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变化。中国消费者早已从"买车看价格"升级到"买车看价值"。当国产品牌在配置、智能化、空间、设计等方面不断进步,奔驰曾经的领先优势就被迅速蚕食了。
其次,在奔驰选择“大降价”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人心”。长此以往下去,会模糊奔驰与普通合资品牌的界限,苦心经营的阶级符号逐渐分崩离析,最终丢失了品牌调性不再“高贵”,会彻底失去品牌优势,在中国市场就很难获得车主心智了。
最重要的是,比配置比动力比舒适感,跟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奔驰越便宜越没人买,但贵的品牌价值优势也早已消耗殆尽,玩不转新能源的奔驰目前只能在销量上被动“挨打”。
时代变了,国人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外资豪车不再“豪华”,国产豪车反而更适合。
03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刺激下,国产新能源汽车不断推陈出新,纷纷杀入中高端市场,更豪华、更享受、更具有性价比,更能满足新时代车主的更多需求外;另外,消费者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现在的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理性,他们在购车时不再仅仅看重品牌的光环,更注重汽车的性价比,于是国产新能源车逐渐占领了用户的“心智高地”。
截至2025年9月30日,问界M8以累计交付量突破10万辆,连续5个月坐稳40万级销冠;问界M9已累计交付量24万辆,连续18个月坐稳50万级销冠。
事实证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打破BBA和保时捷等外资制造商对中国高端车市数十年的垄断。
去年,宝马全球首家5S店关门停业、天津最大奥迪4S店人去楼空、有人卡里还有几万服务费没来得及用,有人交了80万元却无法提车......奥迪、宝马多家4S店的爆雷,彻底揭开了外资豪车的遮羞布。其实,早在今年上半年,奔驰就曾宣布大规模裁员和成本削减计划,截至2027年削减生产和固定成本各约10%,德国本土工厂减产10万辆,同时实施间接岗位的裁员方案。
如果说销量疲软是奔驰这场"瘦身"运动的根本原因,那么财务数据的持续恶化则是其启动裁员的直接触发因素。
2024年,奔驰营业收入已出现4.5%的下滑,降至1455.94亿欧元;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疲软表现,导致其毛利与税后净利跌幅更为显著,分别达19.5%和28.4%。
今年上半年,奔驰仍未止跌,营收663.77亿欧元,同比下滑8.6%;税后净利润更是暴跌55.8%,缩水至26.88亿欧元。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9.57亿欧元,同比下滑68.7%。
在“瘦身”的同时,奔驰也在加速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以把握未来机遇。
按照最新计划,奔驰将在2027年推出36款新车型,其中17款为电动车型,并宣布将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
04
欧美坐享油车时代红利近百年,反而在汽车“电动智能化”上跌了大跟头,新能源车相关业务都在国产电动巨头挤压下节节败退。
从近期各大跨国车企公布的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来看,大众集团、奔驰、宝马、现代汽车、起亚、通用汽车等主流车企的净利润出现了20%~60%的同比下滑。Stellantis集团、日产、雷诺、福特、沃尔沃汽车等企业,更是出现了季度或半年度的亏损。
显然,欧美不是汽车“电动智能化”的沃土。而且,事实要比他们看到的更加震撼。
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接近1800万辆,占比超过65%;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抢眼,同比增长35.5%,高达1286.6万辆,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5年9月,全国新能源车销量超160万辆,同比增长24.6%;1-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1120万辆,同比增长34.9%。
在电动汽车的大势裹挟下,属于中国新能源车辉煌的时代来了!
油车时代,车型5年一更新司空见惯,有些爆款车型甚至10年都不带变的;再看看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产品迭代频率都快赶上手机了。
目前国内都已经开始卷“智能化”了,高速/城市 NOA、智能座舱、智能化技术平台越来越普及,而欧美的车还停留在偏“工具”属性的层面,智能化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增长了91%。
时代变了,轮到欧盟用市场换中国企业技术了。
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也看到了这点,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
大众与小鹏联合开发电子电气架构,奥迪采用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奔驰与腾讯、火山引擎合作探索AI和大数据应用,积极融入中国技术生态......大众、丰田、本田、Stellantis、BBA等世界知名汽车巨头都正通过与中国车企合作加速电动化。
对比某国的封锁打压,中国以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无不彰显着大国的气度!
这场属于国产新能源车的狂欢,既是技术积累的爆发,也是全球工业化格局变革的序幕。
2025年6月,享刻智能正式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系列融资,由世纪长河科技集团、启迪之星...
2025-06-266月26日,圣贝拉(2508.HK)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球家庭品质护理第一股”,正式开启资...
2025-06-266.18期间,一档名为《用心焕新厨》的抖音微综艺上线,这档由高端厨电品牌凯度电器独家冠名的节目,以其...
2025-06-26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