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 13:50:05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 摘要:受PVP价格下滑与行业周期性调整等因素影响,10月28日,新开源(300109.SZ)发布2025年三季报,业绩寒意尽显。
受PVP价格下滑与行业周期性调整等因素影响,10月28日,新开源(300109.SZ)发布2025年三季报,业绩寒意尽显。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新开源营收9.51亿元,同比下降14.36%;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35.39%;扣非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下滑超4成。
几乎在财报发布的同一时间(10月28日至30日),全球最大的制药原料展CPHI Europe正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作为国际倡导的三大药用新辅料之一,PVP在药物制剂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CPHI也因此成为业内企业重要的商务洽谈平台。据业内人士透露,展会上传递出的信号并不乐观,随着行业PVP产能的加速释放,新老厂商竞争加剧,市场已然成为一片红海。
一面是业绩承压的财务报表,一面是竞争加剧的行业前线。新开源内外交困的处境跃然纸上。当行业红利退去,过去十年,新开源在精准医疗赛道投入的大量资源至今收效甚微,在PVP主业承压的时刻,如何重回增长已成为当下市场关注的焦点。
周期红利褪去,新开源核心业务毛利率走低
作为国内PVP行业的龙头企业,新开源主营产品包括PVP K系列、PVP A/V系列、欧瑞姿等,下游广泛应用于医药、日化、新能源等领域。今年年初,新开源在投资者交流平台表示,公司现有NVP产能可达3万余吨,PVP产能年化2万余吨,未来会根据市场供需等因素适时提升PVP产能。近十余年来,公司一直奉行“精细化工+精准医疗”的双轮驱动战略。
从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新开源归母净利润的下滑幅度远超营收降幅,其核心盈利能力直面PVP行业调整压力。
2022年,受欧洲能源危机、俄乌冲突等外部事件冲击,全球PVP巨头巴斯夫(BASF)等欧洲厂商因成本高企被迫减产,全球供应链出现缺口。这一“黑天鹅”事件为新开源带来了短暂的周期性红利,推动业绩在2022-2023年创下历史新高。
此后,随着欧洲地区产能恢复以及原材料BDO价格回落,PVP价格一路走低。公开数据显示,应用于新能源电池领域的PVP主流产品(工业级K30)的价格已从2022年超8万元/吨的高位,回落至当前的3万元/吨左右;同时,核心原料BDO的价格也从彼时3万元/吨的高位回落至2025年1.3万元/吨。
受此影响,今年以来,新开源贡献主要营业收入的PVP系列产品毛利率均同比下滑。据半年报,K30产品下降31.32%;PVP-I下滑15.52%,其他系列产品下滑9.09%。前三季度,新开源扣非归母净利润相较2023年同期的4.01亿元和2024年同期的3.22亿元,呈“断崖式”下跌。
第三季度单季,新开源业绩波动进一步加剧,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近于腰斩。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新开源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下降18.2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251.85万元,同比下降-49.33%。
CPHI窗口下的PVP红海竞争
客观而言,虽然产品价格走低,但PVP行业当前盈利水平仍较为可观。然而,分析人士认为,2022年的行业高光刺激了不少新产能的布局,当前正陆续释放进入市场,PVP价格在供需宽松趋势下或将进一步承压。
刚刚落幕的德国法兰克福展会上,PVP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然显现。据深耕PVP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介绍,此次参展最大的感受是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受大经济环境影响,欧洲客户普遍提出了“降本要求”、印巴地区客户,往往手握至少5家同行的报价来谈判,极限压价。
据介绍,此次CPHI展会上PVP厂商参展众多,老牌巨头德国巴斯夫、美国亚什兰(Ashland),国内新开源、重庆斯泰克、焦作中维、上海宇昂、宁夏惟远等悉数到场,新入局的企业亦携带新产能积极寻求国外销售渠道。
另一方面,价格战已日趋白热化。据展会现场消息人士透露,作为PVP上游单体NVP的主要生产商之一,中盐红四方的NVP单体价格已下调至17.2元/公斤的历史低位。
根据QYResearch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巴斯夫和亚什兰作为龙头企业,PVP产能分别为2.48万吨/年、2.1万吨/年,占全球市场份额超40%。国内方面,焦作中维特药、四川天华、重庆斯泰克、建华南杭等企业,产能均在5000吨及以上,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持续发力,通过不同方式积极寻求国外销售渠道。宁夏惟远新能源有限公司2022年来全面布局PVP产业,构建了从电石到PVP的完整产业链,今年以来亦积极参加各大展会。
新入局者还在打破平衡。据公开资料,安徽华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的年产3.73万吨吡咯烷酮系列产品项目,于2024年年中计划试生产;河南鹏飞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PVP项目在近期获政府批准。
“仅安徽华福与河南鹏飞两家的新增产能合计就接近5万吨,这几乎是新开源2024年产能的两倍多。”有业内人士感慨,CPHI展会所展现的,正是一个“卷完国内卷国外”的PVP新战场。
战略失焦 十年“医疗梦”空耗PVP主业积累
当前,PVP行业正站在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的交汇点。不少业内人士观点认为,随着PVP被纳入“十五五”新材料产业重点目录,以及江苏、浙江等地对PVP在新能源应用项目给予最高20%的补贴,行业的发展路径正出现分化。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传统领域(医药、日化)占比约65%,新能源领域(锂电池、光伏)需求占比从2020年的8%跃升至2023年的22%,成为增长最快赛道。短期内,市场关注锂电池级PVP产能释放进度及欧盟REACH法规修订动向,这两大因素将直接影响行业利润分配格局。
在此背景下,业内企业开始出现不同的战略选择。公开资料显示,巴斯夫和亚什兰已逐步放弃诸多低端领域,但在高端医药级市场仍手握技术壁垒。四川天华等正聚焦PVP需求增长最快的新能源赛道,开发低粘度PVP-K15适配锂电池电极分散剂,抢占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大客户。
相比之下,新开源则在精准医疗赛道上持续加码,以打造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历史资料显示,新开园的医疗战略始于2014年。彼时,公司斥资5.43亿元高溢价收购主营肿瘤早期诊断的呵尔医疗、主营分子诊断的三济生物以及主营基因测序的晶能生物,高调入局。2017年至2018年,又批量成立近50家精准医疗工作室,试图跑马圈地。
2021年以来,新开源又陆续投资了喻锐医疗、广州威溶特、良远生物、杭州纽安津、华道生物等多家生物制药公司,拟投资金额分别为700万元、1亿元、5000万元、5000万元、2000万元,并规划建设总投资超16亿元的医疗业务总部——上海松江基地。
然而,这场持续十年的医疗布局,经营成果却颇为惨淡。公开资料显示,新开源最初高溢价收购的三家企业,在勉强完成三年业绩承诺后便集体业绩变脸,自2019年起业绩持续下滑,至2022年已陷入全面亏损。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新开源医疗板块(肿瘤早期诊断、分子诊断等)合计营收仅0.67亿元,占总营收不足10%,且财报显示该业务板块在过去数年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即便如此,公司的投入仍在继续。今年9月,新开源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及子公司武汉呵尔医疗将合计出资5000万元,以增资方式再度投资华道(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自2019年来,新开源对华道生物的第三次重要投资,累计投入金额达1.5亿元。
随着PVP主业的周期性红利褪去,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已然来临。在此背景下,新开源PVP龙头的地位直面挑战。与此同时,倾注十年资源打造的精准医疗赛道,从财报数据上看,仍处于持续亏损且不见明显改善的阶段。一面是亟待巩固和创新的核心主业,另一面是仍需不断“输血”的跨界布局,新开源将如何扭转当前的业绩颓势,成为市场关注的后续重点。
2025年7月22日,《财富》中文网正式发布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
2025-07-25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