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

医美平台“黑度”大评测:谁是行业内的清流

2020-05-20 09:23:31   来源:中关村网  作者: 

摘要:物质生活的丰富促使人们追求更多精神上的满足,拥有更美的容颜成为当下社会中的一股潮流,由此衍生出一个千亿级体量的医疗美容产业。

物质生活的丰富促使人们追求更多精神上的满足,拥有更美的容颜成为当下社会中的一股潮流,由此衍生出一个千亿级体量的医疗美容产业。

目前,中国已经跻身全球医美市场第二位,且中国医疗美容产业市场始终保持着每年20%以上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近日,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下称《白皮书》)中显示,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新氧、更美、悦美、美呗等垂直平台较早入局,借医美行业近五六年的爆发式增长而壮大。2018年之后,阿里、美团、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在巨大的利润吸引下,也纷纷入局抢食,都想在这里分一杯羹。

一方面,因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爱美之心的驱动,中国医美市场确实需求巨大;另一方面,医美消费与服务市场“三非”乱象频生。所谓“三非”即非医疗美容场所从事医疗美容治疗、非正规培训的专业医师执业、非合格的医疗美容产品使用。作为一种侵入性治疗方式,违法违规的医美机构可能不仅不能为求美者带来美丽还会给予其致命性伤害。

中国消费者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仅2019年上半年,医美投诉就多达3535件。随着医美行业需求高速增长,违法违规乱象也层出不穷。

信息造假,引人入坑

当求美者开始迈出重换新颜的第一步,他们会发现,大量的信息铺天盖地的袭来。而这些信息鱼龙混杂难辨真伪,有些实际上还是别有用心的误导。

今年4月23日,因未经许可而擅用其58张肖像照片,演员王鸥上诉北京完美创意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更美APP案件被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判处更美APP赔礼道歉96个小时,赔偿11.6万元。

这并不是北京完美创意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次因为侵犯明星肖像权而遭到起诉。这家号称服务于3600万用户的更美APP不断因侵犯明星肖像权而登上热搜,却一直在侵权、赔偿、再侵权中不断循环。

实际上,医美行业擅用“明星脸”已经见怪不怪。和明星流量带来的巨大收益相比,因被诉而支付的赔偿金额根本不值一提。

其实,更美APP不是特例。据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不完全统计,在2012—2016年期间,北京二中院共审理医疗美容机构涉嫌侵犯明星肖像权案件61件,占肖像权纠纷案件总和约四成。

医美平台通过新媒体内容吸引流量转化用户,明星就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对于求美者来说,盲目的跟风却不见得是适合自己的选择。

除了以明星带热度,平台上的许多医美机构为揽顾客和生意,经常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一些虚假夸大的案例,出现许多类似"无痛无痕手术"、"三天即可恢复"、"年轻十岁"等系列夸大描述,还有不少商家喜欢p图来加强视觉冲击,宣传内容充斥着较多夸张言语。

比如关于美团点评医美通过运营引导刷量、刷好评的质疑之声就一直不绝于耳。

医美行业信息乱象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今年4月27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医疗美容机构不得进行虚假宣传。

与那些刚入局的平台不同,作为行业领头羊的新氧早已出台了一些列措施核实平台上信息的真实性。去年5月新氧就拥有了超过100人的内容审核团队,以杜绝虚假信息、保证口碑。

新氧主打的模块“美丽日记”数量目前超过350万,平均大约有十分之一的注册用户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筛选医院、整容、恢复过程,成为国内最大的医美垂直领域内容库。新氧通过大量的用户反馈,为有相关需求的用户提供了真实的参考依据,也帮助美容整形机构与用户建立了初步的信任。

屡禁不止的非法针剂

筛选了诸多造假的信息,当求美者开始接受治疗时,非法针剂的横行又成为他们走向变美之路需要面临的一道新风险。

2016年,更美App就被曝出平台诊所涉嫌违规注射奥美定。

而早在2006年,药监局下属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7.75%使用奥美定的用户出现了并发症,轻则发炎肿胀,重则被迫切除乳房,国家已在当年禁用奥美定;被禁以来依然有医美机构被曝出将其伪装成玻尿酸、胶原蛋白进行注射,危害消费者健康。

根据艾瑞调研数据显示,46.3%用户曾经注射过非法针剂,如溶脂针、少女针、胎盘素等,此类针剂并没有通过CFDA认证。此外,医美用户在肉毒素注射中48.4%用户注射的是非法品牌,目前通过CFDA认证的肉毒素品牌仅有美国保妥适(Botox)以及兰州衡力,如韩系“粉毒、白毒、绿毒”均为水货、假货,通过不法渠道走私入境,一旦发生问题,消费者投诉无门。

尽管国家严查医美行业的针剂造假和走私问题,但针剂产品的隐秘性强、易携带、流动性高,往往只能在事发后被举报,执法部门难以实施全面打击,使得非法从业者屡禁不止。根据艾瑞专家调研显示,市面上流通的针剂正品率只有33.3%,也就是1支正品针剂背后伴随着至少2支非法针剂的流通,然而,不管是水货、假货在中国市场都是非法产品,都无法保障使用安全。

正是因为市场上非法针剂横行,所以医美平台更应该扮演好一个监管者的角色,为消费者在变美之路上保驾护航。

或许是因为垂直平台的身份肩负着更重的责任,新氧在自律合规方面从未放松过脚步。在发现平台上有机构在出售非法针剂后,新氧立即予以永久的封禁。此外,自2013年创立以来,新氧累计拦截可疑日记129万篇,拦截涉黑产账户205万个,封禁作弊违禁账号71万个。

“黑机构”与“黑医师”

虽然新氧对平台内的涉黑账户严厉打击,但是整个医美行业的“黑机构”与“黑技师”仍旧层出不穷。

根据艾瑞数据显示,有投诉意向的医美用户想投诉/投诉过的机构类型当中90%都是非法经营医美黑场所,其中还包括了20%的上门/酒店医美服务以及个人工作室,这些既没有合法场所资质、也没有合法医生、更无法判断药品/设备的来源非法机构,所做的医疗美容项目对人体产生的巨大危害性。

在此前媒体的报道中,美团点评医美上有一家位于成都的优米尚艺馆造型中心的美容店,销售“玻尿酸整形S又又霜眼皮”套餐,价格是1880元。

在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该店的卫生许可证上经营项目许可一栏中只有美容和理发,并没有从事医学美容的相关资质。此外。执法人员发现,商家在生活美容方面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业人员没有持健康证上岗,二是公共卫生用品没有检验合格证明,三是一款起洁面效果的美容机器,商家不能提供机器的相关材料说明。对于以上违规行为,执法部门责令商家进行整改。

执法部门的责令整改可以杜绝这样的医美黑场所不再滋生吗?恐怕远远不能。

据艾瑞《白皮书》核算,2019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万家,在合法的医疗美容机构当中,依然存在15%(超过2000家)机构超范围经营的现象,属于违规行为;行业黑产依然猖獗,经过估算全国依然有超过8万家生活美容类的店铺/机构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属于违法行为。

一方面,是因为黑心商家唯利是图,枉顾消费者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中国合规的医疗美容医师确实严重短缺。

据《2018年中国卫健委统计年鉴》显示,整形外科专科医院医师(含助理)数量仅3680名;如按非多点执业情况下,1.3万家医疗美容机构的标准需求数量达10万名,行业医师缺口依然巨大;然而正规医师培养需要5至8年。一方面,由于行业黑产“来钱快、诱惑大”,滋生了大量的非法从业者,仅通过非法培训机构短期速成的“无证行医”,根据中整协统计非法从业者人数至少在10万以上。另一方面,违规医美机构当中,存在非合规医师“飞刀医生”的现象,根据艾瑞估算,非合规医师数量将近5000人。

新氧董事长兼CEO金星一直认为,医美行业的核心力量就是医生。为帮助医生们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为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医生,去年,新氧发起了“双百医生扶持计划”。该计划旨在借助新氧平台,把平台成功医生的经验,传递给更多的机构和医生,促进全行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数据显示,2019年,新氧平台上有423名医生的GMV超过百万,比2018年增长了70%。过去一年,他们的平均客单价增长了31.53%,平均每人在新氧创收203万元。

新氧希望,优秀的医生可以更快速地获得用户端的认知和认可,让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去钻研技术,去帮助更多人解决困难、完成心愿;让有质量、有服务的医疗机构加速成长,成为现有公立医疗体系为主导格局下的有效补充;让更多优秀人才愿意进入医美行业,让他们在这里获得尊重,获得体面的收入。

2019年,新氧入选首批黑猫投诉“品质消费领导者组织”,宣布建立“正品联盟”,上线人脸识别认证系统,上线“用户风险指数”功能,努力践行着“客户至上”的承诺。

今年2月,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医美机构近乎颗粒无收,美团方面亦在财报中表示:“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估计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将会录得同比负值增长及经营亏损。”

与美团利润缩水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疫情期间,新氧抓住了线上风口,平台用户共发起4万次视频面诊,实际完成的咨询次数相比一月增长134%。在商场博弈和疫情影响下,这家平台经住了考验。

可以看得出,在医美行业黑料不断,饱受“黑产”的诟病时,能坚守专业性的企业不仅可以应对种种考验,还可以带领行业走的更远。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落地“满月” 金融APP积极满足各类养老需求

金融科技人保

在全国36个城市(地区)试点近两年后,2024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落地。

2025-01-22

全球收藏卡牌市场迈向492.5亿美元,PSA评级成顶级收藏标志

大消费PSA

2024年底,上海国拍携⼿MOJO FEST在⾸届MOJO FEST卡趣嘉年华上推出名⼈&名品拍卖会...

2025-01-22

2024年轻人生活方式及营销趋势洞察报告

京东大消费

2024年,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需求的多元化和精细化,直接影响着品牌的营销策略...

2025-01-22

未来智能完成数千万元新融资 垂直场景+精准定位解锁盈利新路径

未来智能融资快讯

1月22日,AI硬件公司未来智能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由万物创投领投,初心资本跟投。

2025-01-22

原创

中国银河“星善之声”见证爱与温暖,共探“金融+慈善”多种可能性

创新创业中国银河证券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过去一年里,金融机构始终聚焦主业,践行社会担当,服务国家战略,发挥“金融+慈善”...

2025-01-22

探查Z世代的新颖需求,京东成为家电精准营销的先锋官

京东大消费

近日,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指导,京东联合中国家电网、第一财经共同发布的《2024年轻人生活方式及营销趋...

2025-01-22

晨丰科技:新能源转型背后的机遇与长期价值

上市公司晨丰科技

近年来,浙江晨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战略布局,积极投...

2025-01-22

“AI”在此刻!蓝思科技向智元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产品

蓝思科技金融科技

1月21日,蓝思科技与智元机器人公司在长沙举行了灵犀X1人形机器人套餐交付仪式,成功批量交付灵犀X1...

2025-01-22

达歌生物宣布完成超2000万美元A+轮融资

达歌生物融资快讯

达歌生物是一家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通过其专有的基于分子胶的靶向蛋白降解药物发现平台开发新型药物...

2025-01-22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尚积半导体获数亿人民币“C轮”融资,助力产业升级

尚积半导体获数亿人民币“C轮”融资,助力产业升级

赛那德完成超亿元B轮系列融资,提升装卸货机器人实力

赛那德完成超亿元B轮系列融资,提升装卸货机器人实力

申科谱获超亿元“B+轮”融资,加速产业发展

申科谱获超亿元“B+轮”融资,加速产业发展

陕西麦科奥特医药完成超亿元D轮融资,浙商创投领投

陕西麦科奥特医药完成超亿元D轮融资,浙商创投领投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在时代的浩渺长河中,“分化”宛如一条隐匿的脉络,贯穿于万物的生长、发展与变迁。从生命的进化到文明的演...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于2025年4月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盛大启幕。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中国投资年会”作为私募股权行业的年度盛会,已成功举办了18届,吸引了全国VC/PE领域从业者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