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当沈鹏辞去央企工作,把一堆灯具和宠物用品搬上亚马逊时,他并不知道自己押注的跨境电商赛道多年后会如此残酷。
2016年,当沈鹏辞去央企工作,把一堆灯具和宠物用品搬上亚马逊时,他并不知道自己押注的跨境电商赛道多年后会如此残酷。2020年末,中国卖家已占据亚马逊半壁江山,流量成本飙升,价格战愈演愈烈。
行业变了,沈鹏也在重新上路。2022年,团队拆分,他唯一能带走的只有一个小家电项目。谁承想,这个看似无奈的决定,却让他在制冰机这个“冷门”赛道里挖出一条热销路。更意外的是,一段海外网友咀嚼冰块的40秒视频,让制冰机在TikTok上实现了单日超200 单的销量——这是沈鹏当年做亚马逊业务,用了半年才达到的成绩。
TikTok达人咀嚼EUHOMY制冰机制作的月牙冰
从亚马逊的“搬运工”到TikTok的“爆款制造者”,沈鹏的十年创业路,恰是中国跨境电商迭代的缩影:当流量红利消退,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这一次,战场不在货架,而在用户的拇指之间。
市场不等人
沈鹏押注跨境电商,源于10年前充电储能品牌Anker的一场宣讲会。
2015 年,亚马逊“全球开店”跨境电商业务进入中国。在宣讲会上,亚马逊工作人员举着一块白色移动电源,讲述美国用户如何直接在亚马逊上买充电宝:他们是搜索“Anker”而不是“PowerPort (充电宝)”。
那时的沈鹏还在宁波的一家央企担任项目经理,日常工作是给国外品牌做代工生产的外贸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工厂名单、订舱路径、关检节点,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他烂熟于心,可这些流程越熟,他越觉得利润在离岸价的尽头被一层层剥薄。
沈鹏在公司举行的内部活动上发言
“中国制造如果永远只能贴牌输出,那品牌何时才能真正崛起?”
宣讲会上这一幕点燃了沈鹏的创业欲望。Anker的成功让他看到出口与品牌之间的分野,而跨境电商或许是打破路径依赖的机会。
辞呈提交后,凭着既有的工作经验和积累的供应链资源,他把灯具、宠物用品、户外家具一股脑搬上亚马逊:选品思路很简单——哪个品类增速快就上什么。
起初确实赶上了红利期。欧美市场供需失衡,只要有货、有资源、有推广,产品就能卖得出去。公司年销售额连年上涨,并在2020年达到10亿元的高峰。
但繁荣之下,隐忧已现:中国卖家大批涌入,竞争加剧,整个行业变得高度内卷。
根据Marketplace Pulse的数据,亚马逊头部卖家中中国卖家的占比,从2017年的17.87%跃升至2020年末的47.62%。与此同时,亚马逊物流服务费用上涨,广告服务均价飙升,平台政策也趋于严格,流量成本不断走高,爆款寿命日益缩短。
中国卖家所占比例持续提升/图源:Marketplace Pulse
“我们早期做的,其实还是把传统外贸的产品,从线下搬到线上。没有产品创新。”沈鹏说,“但这条路已经快走到头了。”
2022年,沈鹏与原合伙人在公司战略方向上出现分歧,最终,二人决定和平拆分业务。沈鹏带走二十人团队,以及一个尚在探索期的小家电品牌EUHOMY。
在小家电众多品类中,沈鹏团队最终锁定了“制冰机”赛道。这一决策来自他们一贯坚持的“老需求+新方案”方法论。
他们发现,美国家庭对冰的需求长期存在,但大多数人依赖冰箱制冰,效率低、体验差,独立制冰机的渗透率还不足5%。进一步分析后,这个小众赛道展现出理想的利润率、复购率和优化空间。
“看起来不大,但值得。”他说。
EUHOMY家用制冰机
EUHOMY就这样起步,在“制冰机”这条看似冷门却利润清晰的赛道上扎下了根,也迎来了快速增长的窗口期。
但新挑战也随之而来。2023年,随着疫情催生的卖家激增导致竞争白热化,单纯的价格战和流量争夺已难以为继,沈鹏意识到,行业正从“我能卖什么”转向“用户需要什么”,再好的产品,如果用户看不见、记不住、感受不到,它就没有存在意义。
也正因如此,当收到TikTok Shop平台经理的入驻邀请时,沈鹏没有丝毫犹豫。他的理由很直接,“有视频、有直播,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效果理应会比其他平台好很多。” 2023年9月,TikTok Shop在美国正式上线,EUHOMY也成为最早入驻美区TikTok Shop的商家之一。
视频里的爆款冰块
过去,沈鹏在亚马逊投放一个新产品,往往要调出好几张ROI表、备货模型和竞争类目数据。而入驻TikTok Shop,他只确认了一件事:运营团队能不能即刻跟上。
沈鹏邀请有丰富海外市场运营经验的郭怡文加入,一支三十多人的年轻团队就此组建,专职运营EUHOMY的TikTok账号。团队被细分为四组:达人商务拓展组负责寻找并对接创作者;投流组负责数据分析与转化测试;店铺运营组紧跟节奏做资源申报;内容组则从脚本到布景全流程拍摄剪辑。
郭怡文参加TikTok Shop举行的商家活动
沈鹏多次给团队分享过早年间的教训。那是一次针对藤编家具的产品优化,为了摆脱亚马逊上的价格战,沈鹏尝试用高密度、高耐候性的原材料替代市场普遍使用的廉价藤条,质感上确实提升了。但上线后,销量并未如预期上涨。
“我们做得更好,但用户看不到。”沈鹏说。这款家具虽在实物手感上表现出色,但在线上环境中,图片难以承载这种“隐性差异”。反而,一些成本更低的对手通过视觉包装吸引了更多注意力。
这次经历让沈鹏意识到,真正有效的产品差异,是要“用户可感知”。用户看得见,感受得到,才谈得上转化与购买。
如何能让用户“看见”并“感受”到EUHOMY制冰机呢?团队开始在TikTok上试水。没有人想到,一条和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创作者合作的视频会爆单。
这是一段简单的厨房视频,只有40秒。TikTok 达人@Ali Iceberg在厨房里拍下滴水、制冰、咀嚼、冰块滚落杯中的过程。随即,她拿起汽水倒入杯中,冰块表面立即泛起细密的气泡,发出“滋滋”声。听觉与画面精准击中观众感官,也击中了购买欲。
在中外社媒上,这类放大听觉体验的ASMR视频并不罕见:修驴蹄、洗地毯、切肥皂……网友通过感受这类独特的声音,放松解压。
视频上线后不到一天就带来60多单。一个月后,EUHOMY在TikTok Shop上就实现了日销200单的成绩。这个数字在沈鹏记忆中是2016年做亚马逊半年才实现的目标。
“在美国,达人圈子里信息流通极快,”郭怡文解释,“只要有一条视频火了,类似风格的内容就会迅速传播开来。”
“ice ASMR”爆火,大幅提升了人们对冰块的需求量
咀嚼冰的火爆,正是这样传开的。
原本,EUHOMY并没有把“冰块好嚼”设为核心卖点。但达人们的视频中,这一特点反复出现,引发了大量评论互动。团队随即调整内容策略,将“chewable ice”(可咀嚼的冰块)作为重要标签主推,进一步放大这一卖点。
于是,团队也开始围绕不同用户场景定制内容:有人拍孕妇吃冰,有人拍小狗啃冰,有人用冰来调酒,各种圈层内容层出不穷,也让制冰机这一看似功能单一的产品变得立体多样。
一年间,他们搭建起超过5万人的达人池,合作达人超过1万名,其中既有品牌主动邀约,也有“自来水”式的自发创作。风格不一,有人拍剧情、有人做生活号,还有人像ASMR爆款那样深耕某个垂类。
TikTok创作者展示EUHOMY制冰机制作的粉色冰块
当然,也有一些流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靠时间和坚持慢慢磨出来的。
一位TikTok用户在刷到EUHOMY的一款制冰机后,主动购买自用并开播推广。从最初的几十人直播间开始,每天坚持八小时只讲一款制冰机。从加水、制冰到清洗循环,她一遍遍讲解,几乎不跳段。
一开始没什么转化,但她没有放弃。到了第四天,直播间人气突然上升,观众数从几十跃至几百。
后台数据的突变引起了郭怡文的注意。她立刻让同事进入直播间观察,并在当天给主播发出联络邮件:寄送新产品、提供直播脚本和指导,还安排客服团队随时在线协助。
“在TikTok上,努力不会被埋没。只要节奏对、内容稳,平台的激励是肉眼可见的。”她说。
从“做更好”到“做不同”
去年,EUHOMY在TikTok Shop 平台经理的建议与数据反馈推动下,重新梳理制冰机产品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外观设计与功能细节有明显升级的新款制冰机上。
很快,一款全新制冰机在美国市场亮相:外观做了重新设计,整机线条更简洁、材质更有质感。与之同步更新的,是一个听上去不那么“硬核”的功能:冰块厚度可调。
这一设计灵感,来自一次用户调研。团队发现,美国家庭在饮品消费上存在明显的冰块偏好差异:有人偏爱更薄的冰块,以便快速降温;有人则偏好更厚的冰,以延长形状保持时间。而传统制冰机通常提供固定冰型,难以适应这些个性化需求。
于是,新一代制冰机增加了“可调冰厚”设计,同时首发了“月牙冰”冰型。这种外观区别于市面上常见的子弹冰和咀嚼冰的冰块,更具视觉识别度。
饮料中的月牙冰
产品上线后,“差异”很快被看见。TikTok网友@MaryFortune发布了一条使用视频。她熟练展示了自动清洗、注水、操作流程,又对着镜头展示刚制好的冰块:“看看这个形状,像一轮新月,透明清新,松脆可嚼。”
这条视频迅速走红,播放量破159万,点赞超5万。评论区也炸开了锅——不仅围观者好奇这种“新月形”的冰块从哪来,还有不少观众表示“第一次意识到冰块也能这么讲究”。
一位名叫Summer的买家留言说:“我用它做了冷萃咖啡,所有人都问我冰从哪来的。它太棒了,我从没想过我会如此在意冰块,我再也不想碰原来的制冰机了。”
在郭怡文看来,这些自然生成的内容传播,比任何广告更具说服力。差异被演示,功能被体验,产品被用户真实讲述,这才是最强的种草方式。
EUHOMY品牌官网上的SKU数量不多,只有几十款,但在沈鹏看来,每一款都经历了多轮用户反馈与工程打样。便携式制冰机是否方便移动?储冰是否真的能“断电不融”?这些细琐的用户体验,成为立项决策的重要依据。
支撑这些决策的,是一整套系统化的用户洞察机制。团队将产品前端反馈分解为三层:第一层是由用户研究部负责的定性与定量调研,挖掘具体的使用痛点;第二层是战略部门对品类机会与行业趋势的中观判断;第三层则来自TikTok评论区等社交平台的实时互动。
@MaryFortune 的视频评论区
具体而言,用户研究部门通过桌面研究、电话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负责调研和分析用户的微观体验,一个关于冰块厚度的用户偏好,往往来自几十份问卷和跨州用户访谈的汇总报告。
而战略部门则是更偏向于“看天”的人:负责宏观数据洞察、机会判断,以及战略过程管理。这个部门负责每月提交关于品类发展、市场趋势和用户反馈的数据报告。
至于以TikTok评论区为代表的社媒反馈场,EUHOMY将其视为用户洞察的第一前线。从用户的吐槽、点赞甚至视频二创中,挖掘出痛点并进行产品更新。尤其在新品上线的首月,郭怡文会格外关注TikTok用户的反馈。
“定价也好,宣传卖点也好,我们都希望通过 TikTok 来做洞察。”郭怡文说。在某次新品上线中,用户留言表示定价偏高,公司便迅速进行了价格调整。
又比如,TikTok上关于制冰机清洁难的问题频繁被提及,公司就立刻着手优化出水口结构,提高可拆卸性和自清洁能力。每一条评论,都是用户真实需求的快照,成为反向输入的重要入口。
“TikTok去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
年初,沈鹏做了一个梦。
梦里,他是一名游击队员,在山林中穿梭,灵活应战,每一次冲锋都令人热血沸腾。可战斗正酣之际,远处轰隆作响,正规军登场。“完了,我们打不过了。”
他说,这个梦,其实是企业经营的隐喻。从价格战到流量战,再到技术战与品牌战,每一个阶段都是一场全然不同的战争。唯一不变的,是环境总在变化。真正的挑战,不是打赢一场仗,而是能否在对手变强之前完成转型。
跨境电商的周期快,竞争激烈。在沈鹏看来,效率始终是线上品牌的生命线。但“效率”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早期是产品上新的速度,中期是组织协同的能力,长期则是研发与品牌投入的复利效果。
EUHOMY制冰机产品展示/图源:EUHOMY官网
过去一年,他把重心归纳成两件事:一是把深圳研发团队从7人扩充到20人,垂直打穿“制冷”技术;二是将运营与日常管理交给核心骨干,自己聚焦创新方向和企业文化,让组织跑得更快、根扎得更深。
EUHOMY官网写着一句话,要向全球消费者传递酷爽的生活态度。在沈鹏眼中,要建立品牌,不是铺货,不是抢热度,而是从点滴处构建用户认知。他选择了一条线上线下并行的道路。
在北美,EUHOMY尝试打造“冰文化体验店”作为品牌线下触点。这些店铺更像是一个“城市客厅”:有透明冰陈列区,有冰饮调试吧台,有交互式低温柜。不是售卖产品,而是让用户感知“冰”的生活方式。
冰饮调试吧台,让用户近距离感知“冰”的生活方式
在线上,TikTok Shop已是EUHOMY增速最快的渠道。2023年,平台GMV达1500万美元,今年目标直接翻倍至3000万美元。虽然只占公司整体营收10%,却跑出了公司最快的增长曲线。
为了把这条增长曲线跑得更稳,EUHOMY也在加速搭建本地化内容团队。今年,TikTok Shop美国直播间从0到1搭建完成。郭怡文为此在当地驻扎数月,从布景、选品到数据复盘一一过手,直到直播间GMV(商品交易总额)跑起来才返回国内。
TikTok Shop不仅改变了EUHOMY的销售方式,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品牌的全球化路径。当前,EUHOMY已经跟随TikTok Shop的脚步,从北美出发,逐步进入欧洲、东南亚、日本和拉丁美洲等市场。
“今年,TikTok Shop 进驻墨西哥,我们立即就跟上了,”沈鹏说道,“这是一个可乐消费非常旺盛的国家,有可乐的地方就必须有冰。”
有可乐的地方就必须有冰
沈鹏没有想到,EUHOMY在TikTok Shop墨西哥站上线的首批制冰机产品会迅速售罄,成为平台爆款。但很快问题也显现:由于当地电商基础设施尚未成熟,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都尚在建设中,第二批补货竟卡在海关迟迟无法通关。
尽管挑战重重,他依然看好这片市场的潜力。“墨西哥现在线上零售占比不到5%,但一旦基建逐步完善,它就能像美国一样完成从线下向线上的迁移。”
他把这看作是一次“电商生命周期重演”的机会:从萌芽到爆发,每个国家都将经历类似节奏,按每阶段五年来算,足够支撑一个品牌二十年成长。
“我们之前都是自己去探索市场用户需求,但现在更关注TikTok Shop,平台去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沈鹏笑言。
TikTok Shop上的EUHOMY制冰机
如今,EUHOMY已从最初20多人壮大到270多人,年销售额由7000多万元跃至14亿元。沈鹏守在深圳盯研发与供应链,郭怡文奔波全球跑内容、见达人、拆数据,一个向内,一个向外。
而他们共同的目标,是让用户在想到“冰”时,第一时间想起EUHOMY,并随着TikTok Shop的步伐,把这份“冰的想象”带到全球每一个有冰块需求的市场。(来源:南风窗 作者:孟雪)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2025年7月14日, 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智能”)与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
益趣东方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喊口号,是益禾堂认认真真一步一步在践行的目标。未来,期待益禾堂能够继续书...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磐动电气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蓝图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