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

从气候与基因等多维度着手溯源中华文化万年发展历程

2025-04-28 14:14:20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不同文明频繁对话的当下,准确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唤醒深厚的历史记忆,已经成为铸牢民族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不同文明频繁对话的当下,准确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唤醒深厚的历史记忆,已经成为铸牢民族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唯有清晰知晓民族从何处起源、明确自身身份,才能在复杂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找准前行方向。正是在这样的时代需求下,一系列重大文化研究举措不断推进。今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夏商文明研究工程,这一举措意义非凡,该工程围绕构建完整的夏商考古学文化与夏商历史,组织国内科研机构、高校开展重点遗址的考古发掘、多学科综合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力求让夏商历史生动且全面地呈现。这不仅是对中华文明早期发展阶段探索的深入推进,更是国家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提升考古研究水平的有力举措。

东莞观音山城门楼景点。

东莞观音山自然风景。

与此同时,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东莞观音山)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战略号召,正在全力筹办“首届中华文化万年史探源观音山高峰论坛”。东莞观音山一直以来都秉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此次举办论坛与国家推动文化研究、增强文化自信的方向高度一致。本次论坛将汇聚多领域顶尖学者,依托严谨的跨学科研究,深度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阐释关于民族起源、身份认同及未来走向的重大命题,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有力的学术依据。

气候变迁与中华文明的曲折演进

东莞市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淦波表示,筹办中华文化万年史探源高峰论坛,其中第一项核心议题便是深度剖析中华文明演进与气候变迁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外众多专家学者已通过长期的研究,逐步揭示出中华文明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华文化万年史实际上是一部在气候剧烈变化中顽强抗争、不断重生的壮丽史诗。而首届东莞观音山高峰论坛将汇聚这方面的专家学者,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使之融会贯通,并依托众学者的力量,争取更准确地绘制出自新仙女木事件后气候的每一年变化及相对应的地理水文等的演变,为中华万年文化史的后续研究提供直接理论支撑。

距今约12800年前,地球气候发生了一次特殊且影响深远的事件——新仙女木事件。在这一时期,原本处于升温趋势的全球气候突然出现逆转,气温急剧下降,几天之内降幅达十几摄氏度,这一寒冷期持续时间长达1000多年,致使全球大部分区域被冰层覆盖,冰川平均厚度近千米,南北两极和阿尔卑斯、青藏高原等地的冰盖迅速扩张,许多高纬度地区的动植物大批死亡。新仙女木事件对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冲击,导致绝大部分的人类聚居地消亡。由于新仙女木事件发生在史前时代,大量的研究尚未完成,故至今尚未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发生的原因。

时光流转至距今8200年前,气候再次出现剧烈波动,大幅度降温又形成了大范围的冰川,原因不明。随着百年后一场持续几十年的大洪水灾害,几乎将早期先民们艰难建立起来的文明成果摧毁殆尽。然而,在中国南部等地区半山腰山洞等处躲避灾难的极少数人群,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文明的延续保留了希望的火种,成功进行了中华文明的第二次重启。今天的跨湖桥遗址、兴隆洼遗址、裴李岗遗址、磁山遗址以及大地湾遗址等发现,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先辈们在极端困境中传承文化的强大韧性。而在中华大地上,上万个方国和部落,构成了中华先民的地理区域和文化特色。

大约在距今5500年前,中华文明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原因不明的剧烈降温与汹涌的洪水再次来袭,对中华文明的存续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大洪水把先民们经过2000多年建立的文明再次进行了残酷的冲刷,留下了双城遗址、北辛遗址、马家浜遗址及河姆渡遗址等,大量的考古证据证明中华文化的传承,再次承受着严酷的生存挑战。由于该时期极端降温事件的发生,引起人口资源持续经常性失衡。

百余年后,劫后余生并繁衍增加的人口再次创造出此阶段的中华文化,继承发展了从前的各种文明,让农耕进一步完善,城市更加宏大、艺术更加丰富,青铜器的使用也成为标志之一。比如良渚文化等区域文明迅速崛起,展现出超乎想象的社会组织能力和创造力及社会财富,同时期的屈家岭遗址、仰韶遗址、红山遗址共同构成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璀璨明珠。因阶级分化的迅速和明显,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进而触发较长时段的冲突和战争,促使全球多个地区近乎同时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复杂化现象,尤其中国出现近似突变的社会复杂化现象,各主要文化区几乎同步上演着跨越式的发展,这标志着人类从平等社会演进至不平等社会。这种复杂社会的出现被称为文明起源和进一步演化,史学家们将多地区同时出现社会复杂化的现象称之为“满天星斗”式文明起源模式。

到了距今4300年前,地球气候进入了一个长达300多年的异常时期,干旱与降温交织,给人类的生存又一次带来极大挑战。史料记载,在公元前1920年时,黄河上游甘肃积石山地区发生了一场强烈地震,引起积石峡大规模滑坡,滑坡堵塞黄河3至6个月,形成了一道横跨黄河的巨型天然堤坝,滑坡把从青藏高原流过来的黄河水拦截成堰塞湖,由于水量持续增加导致堰塞湖最终溃决,湖水溃决冲毁了喇家村等当时人类聚居地及大量的城市区域。

直至距今3900年前,历经四次重大气候灾难的洗礼与淬炼,中华先人经历劫后重生而再创辉煌,中华夏商周文明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为后续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范式。这是中华民族1.28万年以来繁衍生息的粗线条发展过程。值得庆贺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虽历经数次重大的天灾人祸,但维系至今。中华文化及文明发展到今天,在全世界独此一例。

黄淦波认为,中外大量的考古专家经过上百年的研究,形成了中华文化万年各学科研究的基本脉络,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打破了早年历史文化研究的局限性,将中华文明的发展置于更为宏观的万年文化史框架中进行考据,清晰地揭示出中华文明“多中心起源—周期性断裂—持续性重生”的独特发展模式,彻底否定了中华文明西来说,为理解中华文明的演进提供了全新视角,逐步形成了中国大的考古观。

多维度实证破解历史认知争议

长期以来,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和发展历程,在国内外学术界存在诸多争议。东莞观音山筹办系列中华文化万年史高峰论坛,旨在直面这一学术难题,通过整合多学科研究资源、多学科交叉研究,以时间轴为坐标,以剧烈气候变化为交叉点,构建一个全新的学术平台,全面阐述中华文化发展的综合因素及演化的进程,假以时日,必将建立起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证体系,用翔实的论据有力地回应外界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各种争议和质疑。

在文字考古领域,大量的考古证据证明从贾湖等地的刻符到甲骨文,再到现代汉字的演变脉络,清晰地展示了汉字长达9000年的连续发展历史,有力地驳斥了中国“3000年文明论”的片面观点。此外,双墩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7300年前的陶文,以及良渚水坝遗址中出现的工程文字等等,进一步证明在中华文明早期,就已经形成了复杂而高效的文字信息传递系统,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高度发达。

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同样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对O1、O2、O3三大父系基因簇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3.2万年前生活在横断山脉的“三兄弟”,是如今中国大陆和东亚、东南亚及环太平洋,包括美洲的70%人口的共同祖先。这一成果借助先进的基因技术,成功勾勒出6万年来人类在迁徙过程中的基因图谱中中华民族先民的繁衍,为研究人类起源与迁徙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了更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论坛筹备团队将中国境内已发现的1500余处文明遗址逐步纳入研究数据库,并结合年轮、冰芯等多种高精度气候数据等证据,再配合其他实证,对每个文明聚落的兴起、繁荣、衰落甚至泯灭进行精确标注和分析。这一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为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提供直观、准确的参考,这将有力地促进现代考古学的进步。

科学家们通过严谨的学术论证,重新定位了日本绳文文化与弥生文化的起源。研究表明,绳文人群是在1.6万年前由中国东北经朝鲜半岛迁徙至日本列岛而发展起来;而在3500年前,浙江的吴越族群渡海抵达日本,形成弥生文化,把绳文文化挤压到北海道一角,并形成了目前占据全列岛的大和民族。这一结论从学术层面有力地解构了部分国外学者在历史叙事中存在的浮浅的文化优越论,为构建更加客观、公正的世界文明史体系贡献了中国科技力量和智慧。

东莞观音山状元廊景点。

东莞观音山见龙景点。

东莞观音山第一福景点。

多学科系统性架构推进文明探源工程

东莞观音山高峰论坛组委会精心规划了一套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学术研究架构,将广邀国内外专家学者,分阶段、有重点地深入推进中华文化万年史探源工作,通过运用碳十四测年、基因分析等前沿技术,结合对古遗址、古文物、古文字、古气候、DNA等的深度研究,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为中华文化万年史探源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撑。组委会计划将该论坛连续举办超过十届,每一届围绕不同侧重点设置特色议题,通过举办学术演讲、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等活动,为学术界搭建常态化、高规格的交流平台,促进思想碰撞、交叉研究以及成果共享,为中华文化探源贡献坚实的学术力量与创新思路,助力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清晰勾勒中华文化波澜壮阔的万年发展脉络。

据悉,2025年首届论坛将聚焦气候变迁与河流、海岸线变化等关系展开研讨。组委会将邀请古气候学、地质学、考古学等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齐聚东莞观音山,集众人之智,共同绘制出12800年以来逐年的高精度气候变化曲线,揭示这一漫长时期内气候及地理等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建立全面的遗址数据库,并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冰川和洪水模型,力图精准复原四次大洪水对中华文明在空间分布和发展进程上产生的破坏和重塑作用。

第二届论坛将研究重点转向基因谱系与群落迁徙领域。组委会计划对顶尖科学家所带来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分享,运用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构建起完整、准确的中华民族群落遗传图谱。通过追踪O系、C系、N系、Q系及R系等基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扩散路径,深入厘清56个民族之间复杂而紧密的血缘关系,以及各主要姓氏祖先的来源和发祥地,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遗传学等层面的有力证据。

第三届论坛将把目光聚焦于语言文字与传承的研究。通过专家们的研究,解读9000年前贾湖—双墩等处的刻符或文字系统,对应后续兴起的人类遗址刻符或文字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完善汉字从起源到发展的完整演化序列。希望通过深入的研究,破译彝族等民族古文字的起源与演变、甲骨文与彝文等的关系。同时,深入分析近13万年来人类语言开启和分化历史,运用DNA分析语言学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精准定位汉语在原始语系中的坐标位置,为揭示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规律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通过连续十届论坛的接力研究与持续探索,最终将形成一部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的《中华文化万年发展白皮书》。这部白皮书将汇聚各领域顶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以实证为依据,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一套经得起科学检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成为推动中华文明研究迈向新高度的重要里程碑。

东莞观音山双喜临门景点。

文明溯源成果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东莞观音山筹办的中华文化万年史探源高峰论坛,不仅能为社会大众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提供全新视角和科学依据,更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启示意义。

从文明韧性的角度来看,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除了先天的地理优势以外,其关键在于中华民族先民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山地避难—平原重建”适应性生存智慧。每当冰期或大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降临,毁灭了低地地区的文明成果时,云贵川高原、横断山脉及东南部沿海等相对稳定的山地环境,总能为中华文明保留弥足珍贵的火种。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适应能力,正是中华文化历经万年风雨洗礼依然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愈发频繁。当西方文明在宗教与哲学的二元对立中陷入困境时,中华文明早已凭借其独特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实现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与和谐统一,成功解答了关于人类存在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向哪里去”的终极追问。无论是《易经》中所蕴含的深邃变易思想,还是道家所倡导的“道法自然”理念,还有儒家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无一不是在万年气候剧变的历史进程中,经过无数次实践检验而淬炼出的宝贵生存智慧。这些古老的思想财富,对于解决当代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东莞观音山筹办的首届中华文化万年史探源高峰论坛,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它标志着中华文明研究从传统的断代考据模式,逐步向更为系统、全面的多学科重构模式转变,同时,也预示着观音山奋发向上的活力。当我们以更为宏观的万年尺度审视自身文明的发展历程时,那些曾经困扰我们的关于起源的争论、关于历史的困惑,都将在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多学科的交叉论证中逐渐明晰。这不仅是一场学术领域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溯源之旅。在长达12800年的文明长河中,每一个刻符和汉字都承载着祖先在洪水中坚守文化的坚定信念,每一段基因都传承着祖先在冰期里顽强生存的宝贵记忆。

人类都有追寻自身历史的共性,站在今天这个多变而绚丽的历史时期,以科技为手段,以实证为依据,探寻世界唯一延续万年而至今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形成科学结论。并以此推动历史教科书的改写,其现实意义和历史作用将昭日月而光辉。

正如论坛发起人黄淦波所说:“只有深刻读懂中华民族如何跨越128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顽强存续至今,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预见必将走向怎样的未来。”在国家积极推动文化研究与传承的当下,观音山的中华文化万年史探源论坛,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战略号召、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行动。(数据来源: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原文略有删减)


猜你喜欢

腾讯云助力香港天星银行全面上云,预计每年节省数百万IT成本

创新创业腾讯云

在腾讯云的全力支持下,香港天星银行于2024年12月14日成功实现全量业务搬迁上云。目前,天星银行已...

2小时前

2024最炸裂营销实验:阳光新能源携手小红书玩转社交种草与生态闭环

创新创业阳光新能源

作为在新能源开发领域深耕多年的龙头企业,阳光新能源始终坚持“多发电 更友好”的价值主张,旗下的“阳光...

2小时前

原创

打出“研发+运营+投资”组合拳,电魂网络夯实竞争优势

创新创业电魂网络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模式,丰田的JIT生产模式、Shein的小单快返经营模式,都被当作上述企业成功的...

2小时前

AI智启建筑新生!美的楼宇科技闪耀2025中国国际制冷展

美的创新创业

4月27日,2025年中国制冷展在上海开幕。

10小时前

杭州世节极数科技引领智能零售新时代,全球战略蓝图稳步推进

智能+杭州世节极数科技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智能零售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01-16

全球认可丨用友YouSuite入选Gartner®魔力象限!

上市公司用友

近日,Gartner发布2024年《Midmarket Context: Magic Quadran...

2025-01-16

北森控股宣布收购酷学院,华兴资本担任酷学院独家财务顾问

上市公司北森控股

2025年1月15日,北森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9669.HK,以下简称“北森”)发布公告,宣布...

2025-01-16

获“当红中国品牌”嘉奖,看贝因美如何赢得用户心智

上市公司贝因美

近期,在小红书X央视网联合发起“看中国”系列IP活动中,大国品牌贝因美荣获「当红中国品牌」的称号,成...

2025-01-16

上百位企业家齐聚,致敬中国经济最强驱动力!

“为中国经济点赞——企业家之夜”

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办,新浪财经、第一财经承办的“为中国经济点赞——企业家之夜”于1月15日在北京举...

2025-01-16

2024-25「因为热爱」未来商业创想秀成功举行,品牌叙事奖年度榜单揭晓

创新创业胖鲸传媒

2025年1月10日,由胖鲸传媒主办、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因为热爱」未来商业创想秀暨品牌叙事...

2025-01-16

神农集团实现“家庭农场”模式下的双赢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创业神农集团

从2017年开始,神农集团立足行业探索“公司+家庭农场”生猪代养模式,不仅为神农集团带来了显著的经济...

2025-01-16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步伐提速:以深康佳为代表的国企改革之路

上市公司深康佳

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A股市场并购重组活跃度持续攀升。

2025-01-16

京东企业购与中粮福临门开启新一轮合作,面向中小企业升级供应链服务体系

京东大消费

在企业级市场蓬勃兴起、采购需求愈发多元的当下,近日,京东企业购与中粮福临门正式签订新一轮合作协议。

2025-01-16

预制菜蓬勃发展,食品安全成产业发展关键要素

大消费天眼查

新春佳节即将拉开帷幕,五花八门的预制菜又一次站在了市场聚光灯下,受到无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成为了年夜...

2025-01-16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在时代的浩渺长河中,“分化”宛如一条隐匿的脉络,贯穿于万物的生长、发展与变迁。从生命的进化到文明的演...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于2025年4月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盛大启幕。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中国投资年会”作为私募股权行业的年度盛会,已成功举办了18届,吸引了全国VC/PE领域从业者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