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8日晚,海王生物(000078.SZ)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
4月28日晚,海王生物(000078.SZ)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海王生物管理层提出了“严控费用开支、加强超期清收、增加毛利总额、优化资金回报”的经营指导思想,战略性主动放弃了部分低效、低毛利率业务,并对个别运营低效的子公司进行了优化,实现营业收入约303.17亿元。
据公开资料,海王生物深耕医药领域三十余年,已构建起集医药研发、医药制造、医药商业流通于一体的“研-产-销”完整产业链。
已实现向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突破
分业务来看,海王生物医药商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约296.45亿元,其中医疗器械流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95.88亿元。2024年,海王生物为近17万家客户提供药品与器械配送服务,业务拓展区域达到20多个省区70多个地市。
其中,在器械领域,海王生物与美敦力、强生、雅培、波科、施乐辉、迈瑞、微创、乐普、威高等国内外知名器械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全国超1500家等级医院及3000余家经销商提供一站式平台及配送服务,涵盖介入、内窥镜、手术机器人、体外诊断、影像设备、监护设备等众多产线,在2024年中物联医疗器械重点商业企业中位列第八。
此外,随着近年来新医改政策推动医院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升级,海王生物也聚焦SPD、设备维保、第三方检测等新业务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设备维保服务方面,海王生物为天津、山东、安徽、新疆等地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全院医疗设备维保或单台设备维保服务,助力医疗机构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同时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在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方面,海王生物为山东海王集团、河南海王集团、安徽海王集团等区域集团的试点医院提供定制化医用物资供应链服务(SPD服务),通过集成UDI追溯、库存动态预警及临床消耗分析等智能工具有效提升了医院管理效率与透明度。
从传统的医药配送到专业性的设备维保再到提供定制化的SPD解决方案,海王生物实现了从传统的供销配送服务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的业务模式升级。
已形成研发和商业创新双核驱动发展模式
医药研发方面,海王生物一直致力于创新药和仿制药的研究。海王研究院已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拥有60余项发明专利。
据悉,海王研究院主要开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发性疾病领域新药开发,以及为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等医药研发工作。
一直以来,海王生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将创新视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目前,海王生物已形成研发创新和商业创新的双核驱动发展模式。
2024年,公司西地那非口崩片取得生产批文,创新药HW130注射液完成I期临床研究,NEP018申请国内临床批件并获得国家局药审中心正式受理,进入技术审评阶段,多个在研产品取得新的进展。
今年4月初,深圳市发改委、卫健委等联合发布《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加大“深医专项”资金投入,围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风湿免疫疾病等,支持新靶点、新机制、新结构等创新药基础理论研究,建立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聚焦核酸药物、蛋白和多肽药物、细胞药物、微生物药物、小分子创新药物、现代中药等方向,引进或培育一批创新药成果,对完成临床试验并实现上市的1类创新药,根据临床试验研发环节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
整体来看,上述《措施》提出构建覆盖基础研究、临床转化、生产制造、市场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链,有望为海王生物等企业在创新药研发、成果转化、资金支持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加速医疗器械板块资源整合,增强自身竞争力
海王生物在全国多区域布局医疗器械业务板块,针对各子公司经营模式存在的差异化特征,将加速推进体系内医疗器械业务的资源整合工作,提升在医疗器械板块方面整体的统筹与协同能力。海王生物以海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构建统一主体平台,通过股权投资、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等多元化手段推进体系内医疗器械业务整合,并适时拓展合作范围,吸纳吸引契合度高的外部优质企业加入海王医疗科技生态体系。此外,海王生物将进一步强化采购人才梯队建设,培育高值耗材专业化服务团队,构建"采购-配送-服务"一体化专业体系。通过项目合作与生态构建,进一步强化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将推动工业板块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升级
医药工业方面,2024年,海王生物利用海王体系现有的网络资源及客户资源,发挥工业体系和商贸体系联动优势,实现营收约5.69亿元。
在医药工业领域,海王生物以海王福药、金象中药及海王中新药业为核心平台,就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及中药新药研发持续投入,拥有25项发明专利,不断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夯实技术基础。同时,公司已搭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医药制药产品结构,产品涵盖大输液产品、西药制剂及中成药等多个领域。
海王生物拥有两个药品生产基地,分别位于福州市和北京市,合计拥有505个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其中福州生产基地是国家在福建省唯一指定的含麻醉品复方制剂生产基地,北京生产基地是北京市二类精神药品定点生产基地。
对于接下来的经营计划,海王生物表示,2025年将继续强化医药工业与医药商业板块的深度协同,形成“需求洞察-柔性生产-精准投放”的全链条响应机制。通过双向赋能,推动工业板块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升级,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双重突破。
日前,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以全产业链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数智化改造为主攻方向推进医药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
近年来,海王生物持续推进数智化建设。一方面,公司致力于完成商业体系全部子公司财务共享上线,提升财务全业务链接能力。另一方面,全资子公司山东银河“智慧医药物流”项目以提升物流智能化水平为目标,打造山东区域物流中心平台,完善以潍坊为核心、全省多仓联动的物流体系,支持网络覆盖华东、华北等省市并辐射全国,以提升整体物流运行效率。
未来,随着公司重点推进工商联动战略以及研发与商业创新双核驱动、财务和物流信息数智化赋能,海王生物健康可持续发展可期。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千寻位置B轮再揽10亿加码北斗时空智能,低空经济成布局重镇